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24
农村发展,是衡量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方面。农民记忆,是乡土中国迈向现代中国的真实“手稿”。下面材料出自一位农民的日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81年10月23日

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当晚,本组人员聚饮。

1985年5月10日

本村许多青年到城市里打工,有的去禹城市棉纺厂,有的去平原县造纸厂,有的还去了深圳等南方沿海城市,那里有许多外国企业。听说技术很先进。有的回乡里,学人家自己办企业了。我也想出去闯闯。

1992年12月3日

孩子表哥从国营企业回家,说现在工厂叫公司了,厂长叫董事长,还入股分红。

1999年4月17日

早上8点,到禹城农机大世界,我花5800元,买一台18马力大轮新湖牌拖拉机。11点就到家了,别人见了,投来羡慕的眼光。

2005年12月22日

县里开人代会,电视直播,王县长承诺免费放电影、办图书馆等八件事。件件暖心。

2006年1月1日

国家对咱农民格外照顾,就连农业税都不交了,老百姓敲锣打鼓放鞭炮。

——摘编自:人民日报《农民日记见证乡村变迁(我的亲历)》


(1)指出日记中反映的农民身上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基于以上分析,谈谈你的认识。
20-21高一上·山东滨州·期末
知识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农村发展,是衡量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方面。农民记忆,是乡土中国迈向现代中国的真实“手稿”。农民日记,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农村面貌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

时间(年)日记内容
19811023日,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当晚,本组人员聚饮。
199341日,今天是最累的一天。拉了一天车,每一车总是咬着牙,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真想倒了。这种滋味太不好受了。
1997腊月二十七,上午,家中两个孩子买了台彩色电视机,回家当即安装,图像清晰,又加上了有线信号。原来的小黑白电视搬到里间小橱上。
1999417日,早上8点,到禹城农机大世界。里面的车很多,我计划花6000元,买一台18马力大轮“新湖”牌拖拉机。问销售人员,说18马力的至少5800元,于是选了一台。才11点就到家了,别人见了,投来羡慕的眼光。
2003211日,发了12月份的工资,想为爸爸买台影碟机,调节一下情绪。
200612日,早起。早饭后,孩子与吾在家,县里开会电视播出。孩子告知此后不再交农业税,甚喜
2008229日,爸爸在德州人民医院的住院结单送到王凤楼农合办已经一段时间了,今天叫艳芹上班带了农合的本。我以为最多也就报1500元。艳芹回来说,报了2300元。加上在县里报的,一共报销3000元。爸爸住院才花了不到5000元,比我想象的少得多。

——摘编自刘宗水、杨春岭日记


从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
农业总产值461510535575610

  材料二   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材料四   一位老市民看到熟悉的粮票,十分激动,动情的讲述过去的岁月:“当年买东西不像现在,什么都是用票,买米用粮票,买煤用煤票……就连买件棉袄,还要用到棉花票。”1993年5月,粮票停止发行和使用。副食品票证、布票、纺织品专用券、自行车券、缝纫机券等票证早已悄然淡出。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
(2)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的出现与什么有关?后果如何?
(3)材料三中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4)材料四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一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坚持写了60年的日记,记录了他和乡亲们半个多世纪的生活经历,用平凡琐事见证了60年的农村生活。2006年,这本名为“农民日记”的图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叫侯永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81年12月1日,侯永禄在日记里写了他一生中最长的一篇思想活动记录,题目为“分不分”,在三页半纸里,他满怀忧虑地写道:“分开各干各的,有心劲,能做好,这意味着分田单干。没有受过单干苦的人,是不知道单干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旧社会的单干,是受着封建社会的束缚,少数人变成地主富农,压迫剥削大多数穷人。多数人单干,经不起天灾人祸,破产贫困便要受剥削。土改后多亏及时组织互助组成立合作社,没有使两极分化过于悬殊。就那很短的时间,也有不少人很快变穷,分下的房屋土地牲口农具只好卖掉,靠借债过日子。因此分田单干弊多利少,不能实行。只有走集体化道路才好。”

——侯永禄《农民日记》

材料二“五八年来了个大跃进,实行了吃饭不要钱、干活不记工的办法,造成了干活磨洋工、吃饭放卫星……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使生产又受到了损失。”

——侯永禄《农民日记》

材料三丁万成一家3口人,共有14.7亩土地,主要种植大豆。2005年,他承包了外出打工村民的两垧土地,价格为每亩190元,用自己的15马力拖拉机耕作。那是他第一次承包土地。一年下来,每亩地的收益约为50元,总收益仅为2000元左右。去年,他以每亩200元的价格又承包了别人两垧土地。赶上春旱,产量低,每亩地产量只有200余斤。他以每公斤3.72元的价格卖了大豆,除去地租外,毛收入还剩6000元。但是,他还欠着银行的5000元贷款,必须在规定期限内还清。他“没有别的指望”,只好贱卖了大豆,还清银行贷款。最终落到自己手里的便所剩无几。

——侯永禄《农民日记》

材料四“国际大豆市场供不应求,但中国豆农获利不多的原因,就在于市场受控于人。国内的大豆价格是跟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走的,根本没有任何竞争优势。”一位压榨企业的老总分析,“从成本上看,压榨企业更愿意使用进口大豆。中国豆农的大豆要么贱卖,要么就是卖不出去。”

——中国青年报

(1)材料一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旧社会的单干”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什么样的经营模式?为了巩固这种经济基础我国古代长期实行怎样的经济政策?

(2)材料一中让侯永禄产生思想斗争的是什么问题?这一事件在我国现代史上有何重大意义?

(3)材料二中说的是当时农村中的什么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给我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4)结合材料三、材料四分析,你认为当今农业发展面临着什么问题?如果你是今年应聘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你准备采取什么措施解决上述问题?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