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4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洋务思想是指在朝的洋务派官员和在野的早期维新派人士共同参与、上下呼应的一种向西方学习、谋求强国御辱之道的社会思潮。它发端于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抵抗派思想家,也由于洋务运动的破产而最终退出历史舞台。19世纪中期,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使清朝统治面临严峻的危机。面对内忧外患、上下交困的局面,地主阶级代表人物萌发了在不改变清朝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以增强清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的想法。洋务派官僚认为当时"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便成为其核心主张。

——摘编自何继龄《洋务思想双重性的历史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洋务思想的认识。
20-21高二上·广东肇庆·期末
知识点:“中体西用”思想的背景和内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经历漫长而艰难的历程。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人物林则徐、 魏源、徐继畬等分别编译世界地理、历史著作,主张“师夷长技”,可是,清政府并未从战败中清醒。19世纪60 年代,面对内忧外患交困的局面,地主阶级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指导,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设立新式 学堂,派遣学生出国留学,创办近代海军,然而,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自强”“求富”化为泡影。19世纪末 20世纪初,民族危机深重,民族资产阶级先后领导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试图建立西方民主政治,发展 资本主义,皆因封建势力的强大而未能如愿。1915年,日美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大肆“尊孔复古”,新文化 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打倒孔家店”,形成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但是,儒学以及北洋军阀的专 制统治仍未受到根本撼动。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运动后,在各种思想的碰撞 中,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指引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

——摘编自李华兴《中国近代思想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特征。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思想演变的原因。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也是一部抗争与探索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使林则徐、魏源、冯桂芬、王韬等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开始开眼看世界,重视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查和了解,并译介、出版关于西方的书籍。魏源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东方各国了解西方的珍贵资料,它的出版虽然在当时没有受到清政府的重视,但对后来知识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冯桂芬遵循着林则徐、魏源的改革思想,甘冒当时天下之大不韪,提出“法苟不善,虽古先圣,吾斥之;法苟善,虽蛮貊,吾师之”的方针,要求“博采西学”。冯桂芬第一次明白具体地提出全面改革是必要的。这些主张超出了当时思想界和以后洋务思想的水平,直接成为19世纪八九十年代改良派变法思想的先导。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的《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中国思想界转型的表现,并简析其原因。
(2)列举洋务派的三个代表人物。结合所学知识,扼要分析材料二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元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是一场清政府为了拯救其垂危统治,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达到富强之目的的活动。洋务派创办的一批近代军、民用企业是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开端,带动了后期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发展。

——摘编自夏元东著《洋务运动史》等

材料三   戊戌变法兴起于民族危难之时,变法维新思潮的灵魂是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维新思想家着重于中国的政治制度改革,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摆脱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思想家大量译介西方的著作,传播西方的政治思想和文化。进步的学者们开始从传统儒家思想以外的思想理念,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把西方的先进政治文化和治国理念引入中国,希望从制度层面向西方学习,从改变国家落后的思想面貌着手,寻求富强御侮之道。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中国清代思想史》等

(1)据材料一、指出材料对应的历史事件并概括其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及其历史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维新思想的特点,并指出其历史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