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周作民(1884- 1955)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银行家。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说道:“中国实业界有四个人不能忘记,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謇。”其中,范旭东创办的永利制碱公司和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实业公司,都得到周作民金城银行的帮助。周作民早年留学日本,对日本银行资本有深入研究。回归担任金城银行总经理后,他提出金城银行对民族工商业的放款要能“有助于工商业的发展,密切金融和实业的关系”。抗战爆发后,周作民出于对战争形势的认识和维持金城银行生存的需要,选择留在上海。面对政治环境和银行生存的双重压力,他既同日伪政要来往,又坚决不担任伪职,采取图积物资、套购外汇、建立跨国集团等经营策略,使金城银行成为少数活跃在沦陷区的商业银行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率先返回内地,担任金城等金融部门要职,积极组织公私合营,将毕生精力献给金融事业。

——摘编自 刘永祥《周作民与抗战时期的金城银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作民主要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作民体现的时代精神。
21-22高三上·甘肃白银·阶段练习
知识点:其他人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民国船王”卢作孚曾经主持以北碚为中心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从1927年到1949年的22年里,他在实验区修筑铁路公路,治理河道河滩,兴建工厂,创办学校,规划城区,绿化环境,建立运动场、报社,开办农村银行,还创建了中国西部科学院和中国西部科学博物馆。他甚至在实验区民众俱乐部放幻灯片时,亲自手拿话筒,为峡区百姓讲解屏幕上出现的飞机、轮船、火车等,让乡民了解世界。得益于良好的基础,抗战时期,北碚成为陪都重庆的重要迁建区,大量机构、学校进驻北碚,无数文人、政治家、军人在这里传下佳话。

——摘编自刘重来《被遗忘的民国乡村建设运动》

材料二   19377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卢作孚即向全体职工提出:“国家对外的战争开始了,我们民生公司的任务也就开始了”。在厂矿内迁运动中,民生公司的船只担负了90%以上的运输量。整个抗战期间,民生公司运送出川军队共计270.5万,武器弹药等30多万吨。大批学校,文化团体,医院等也由民生公司帮助下内迁大后方。抗战时期民生公司的附属产业和投资业共有7家,重点在采煤、机械、冶炼、纺织、商贸、建筑、金融等项目,为稳定和发展后方发挥了重要作用。卢作孚顺应时势抓住机遇,扩大投资、开发实业,努力实现其“实业救国”的夙愿,被毛泽东赞誉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四个不能忘记的人之一”。

——摘编自汪洋《论民国时期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卢作孚为抗战所做的贡献。
(3)综上,你有何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