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8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禁海,长江航运尚不发达。永乐年间,政府征发民夫二三十万,重修会通河,使大运河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商品流通干线,“商船往来,目以干计”,其流通所及至少可达山东、河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及辽东等地,遍及十三布政司中的九个。全国入大钞关有七个设在运河沿线,万历年间,七关商税收入共计31万余两,天启年间为42万余两,约占八大钞关税收总额的90%。自明代中叶起,政府允许滑运官兵随船搭载一定数量的“土宜”沿途贩卖,“免抽其税”,以补运军生计和运粮脚价不足,回空漕船可揽载商货。经由运河北上的商品以江浙、闽赣所产绸缎、布匹、纸张、茶叶等项为大宗,在运河沿线形成很多纺织品中转市场。

——摘编自许檀(清代前期流通格局的变化》

材料二   英国运河时代(1761~1835年)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革命基本合拍绝非偶然。1783~1802年为英国经济“起飞”阶段,运河业发展的初期正处于所谓的“起飞前提条件”阶段,在此期间,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欧洲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在英国形成,同期海外贸易与海外扩张进一步拓展其市场范围,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棉花、煤、铁的运输,对运输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兴的运河承载量大、运输路程短、安全等,恰恰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运河建设工程浩繁,耗资巨大,在英国,议会对运河申请项目细致分析、讨论和批准后,运河基本依赖本国私人企业和个人筹措资金并负责开凿,政府投资和银行投资只占运河建设资金的一小部分。此外,英国政府对经由海船运输的煤实征收国产税,对运河则无此规定。

——摘编自邵会莲《英国工业革命中运河运输 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代运河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运河业与近代英国运河业的不同,并简析近代英国运河业发展的意义。
21-22高三上·甘肃白银·阶段练习
知识点:明清的商业 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选做题(请任选1题作答)

材料一   四川古代交通闭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盆地内多山地、丘陵,将广袤的地域分隔成众多的小平坝(即小盆地),一平坝到另一平坝并不方便。四川人民为了消除空间阻隔,不断开拓交通路线。至两宋时期,由于都城都在四川东面,唯以长江水路为主体的峡路横贯东西,是四川与中央政府的唯一通途,成为四川最重要的交通路线。峡路是转输蜀布帛、粮草、川盐和纲马的重要漕运路线,也是军事上的重要通道。但峡路转输成本高昂,民困不支,且水路险恶,事故频发。

——据蓝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线史》等整理

材料二   在伊丽莎白统治时期,议会通过了两项改造水路的立法。1571年通过了一个使韦兰河通往大海的议会法案。1571年通过了第二项议会法案,授权伦敦市的公司给通往伦敦北部的利河改造提供资金。为了拓展英国的海外运输,17世纪中期,英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航海条例和航海法案,禁止外国船只在英国沿海航行,禁止用外国船只装载外国货进入英国港口。工业革命初期,英国运河运输兴旺起来。英国运河运输业的发展既得力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又受益于政府引导和扶持。运河兴建过程中出现的购买土地、江河改道、穿越公路等问题,国家统一协调。有许多运河获得政府资助。此外,国家还给运河运输业一定程度上的政策倾斜,如减免税收。但随着铁路兴起,运河运输逐渐衰落下去。

——摘编自张卫良《工业革命前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材料三   英国的运河时代(1761-1835年)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革命基本合拍绝非偶然。布里奇特沃运河于1761年7月通航,成为英国运输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该运河通航后航程缩短、运费大减,丰厚利润的“示范效应”刺激起投资高潮。英国史学家格拉斯费歇认为,在英国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是棉花、煤、铁及运输”,此外,食盐、石料、谷物及工业制成品的产量也逐年递增。这些大宗笨重商品的需求的膨胀构成运河业发展的直接动因。……英国近代运河体系的最后一笔由19世纪90年代曼彻斯特轮渡运河的疏通完成,但此时英国运河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早已成为历史,新的竞争者铁路取代运河往昔的显赫地位,成为英国内陆运输的主宰。

——摘编自邵会莲《英国工业革命中运河运输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四川峡路交通在宋代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水路运输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英国“运河时代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革命基本合拍绝非偶然”的原因,并分析“铁路取代运河”对欧洲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近代第一条运河是1757年开通的联结圣海伦斯煤矿与默西河的桑基递河。英国运河基本由本国私人企业和个人筹措资金并负责开凿,政府投资和银行投资只占运河建设资金的一小部分。煤是运河上的最大宗货物,多伦特—默西运河、福斯—克莱德通河、利兹—利物浦运河等绝大多数运河都是为运煤而兴建的。英国政府运用国家力量,通过立法形式排除运河建设道路上出现的私人无法克服的阻力和障碍。从宏观政策上给运河开浚以必要的指导和扶持。1760—1774年,议会至少通过了28项运河法案。1835年伯明输—曼彻斯特达河的竣工通航,标志着英国运河系统的构建基本结束,英国第一次成功地建立起全国性的一体化交通体系。

——摘编自邵会莲(英国工业革命中运河运输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材料二 1865—1916年,美国铁路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南北战争后,美国迅速从一个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凸显了铁路运输的巨大优势,同时,政府通过赠予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铁路发展。到1916年,美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25.4万英里,超过当时世界其他各国铁路里程的总和,铁路成为国家最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1916年,美国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整个交通周转量的77%,而客运周转量则达到98%。

——摘编自孟祥春《美国铁路的历史沿革与管制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运河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65—1916年美国铁路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交通建设的认识。
城因水兴,市缘路起。交通是城市兴起和发展的推动力。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汉书·贾山传》

材料二   英国的运河时代(17611835年)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革命基本合拍绝非偶然。布里奇特沃运河于17617月通航,成为英国运输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该运河通航后航程缩短、运费大减,丰厚利润的“示范效应”刺激起投资高潮。英国史学家格拉斯费歇认为,在英国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是棉花、煤、铁及运输”,此外,食盐、石料、谷物及工业制成品的产量也逐年递增。这些大宗笨重商品的需求的膨胀构成运河业发展的直接动因。……英国近代运河体系的最后一笔由19世纪90年代曼彻斯特轮渡运河的疏通完成,但此时英国运河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早已成为历史,新的竞争者铁路取代运河往昔的显赫地位,成为英国内陆运输的主宰。

——摘编自邵会莲《英国工业革命中运河运输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材料三   汉口交通近代化简表

时间大事记
1858《天津条约》规定汉口开埠,此后到1910年进出汉口港的航船达4000艘次。
1886人力车现身汉口租界,很快受到人们青睐,迅速普及,充当市内交通运输的主力军。
1903英国人带来了汽车,出现了出租汽车商行,后来随着汉口街道建设的展开,汽车出租商行迅速增加。
19051907京汉铁路全线正式通车,粤汉铁路动工修筑,实现了南北铁路大沟通,孙中山总结:“武汉者……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而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也。”
1929开始运营公共汽车,开办了三条路线,设置运营调度时刻表(精确到分秒),把汉口的老城区和新城区连接起来。
上海至汉口段开通航空线路,民用航空运输业逐步发展起来。

——据《近代中国交通变迁与城市兴衰研究》编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驰道建设的特点,用一句话指出体现秦朝大一统的道路建设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英国“运河时代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革命基本合拍绝非偶然”的原因,并分析“铁路取代运河”对欧洲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主题,并对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表述清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