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6年,索姆河战役中,双方死伤人数高达120万人。因此,英国要求所有白人不可用做后勤劳工,于是英法被迫使用有色人种劳工加入军需后勤的,列。1916年,中国与英法分别签署了招工合同。1917118日,英军第一艘劳工船从威海卫起航。此时计划的航线有两条:一是经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到达马赛;二是经印度洋、好望角、西非、直布罗陀到英国德文港、马赛。1917217日,载有中国劳工的法国客船阿多斯号在地中海马耳他附近海域被德军鱼雷击沉,船上的543名中国劳工遇难。同时,德国海军的袭击也开始从地中海延展到了印度洋,这促使英国改变原来的运输劳工航线,启用太平洋一加拿大一大西洋线路。加拿大政府迅速回应,同意用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承运中国劳工。在整个运输的过程中,德国的鱼雷潜艇未侵入太平洋航线,加拿大全境也是和平的,1917年德军的鱼雷潜艇也全年没有在大西洋加拿大海城出现。一战中,14万中国劳工赴协约国战场做后勤保障工作,其中由太平洋一加拿大一大西洋航线运送的,占运输总数的89%。

——据石晓宁(一战中国劳工过境加拿大过程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期间华工参战的主要原因及其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改用太平洋一加拿大一大西洋航线的原因。
2021·贵州六盘水·一模
知识点:一战的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切断了同盟国援助中国抗击日本的惟一通道滇缅公路。在这条航线上担任运输飞行任务的是美国陆军航空运输总队和中国航空公司。“驼峰”航线在终止前的两年多时间里一共运输了80多万吨物资到中国,超过了包括滇缅公路在内的中国所有对外通道接受外援的总和。

——摘编自刘小童《驼峰航线》等

材料二   长期以来,欧美史学界的关注点集中在欧洲发生的反法西斯战争,却很少涉及中国的抗战。这是因为西方学界把二战看作主要是西方人内部的战争,其起点不可能在西方以外的地区。另外,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影响了西方对中国在二战中的贡献的研究兴趣,同时也增加了西方学界开展中国抗战史研究的难度。

材料三   必须指出的是,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战场,其持久、顽强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历史事实及其巨大价值,影响了二战的总体格局、总体进程。

第一,由于在中国战场的巨大消耗使日本难以承受美英等国的制裁,迫使日本考虑占领东南亚以获得丰富的战略物资,从而不得不冒险与美英等国在太平洋地区作战。

第二,抗战期间,中国牵制和抗击了日本陆军2/3以上的总兵力,歼敌约占日军二战期间伤亡人数的70%

第三,中国抗战使日军在北线被迫放弃介入德苏战争;在南线,使日军无法实现在地中海地区与德、意实现会师的计划;在太平洋战场上,使得美国能够从容贯彻总体上先欧后亚的战略计划。

——以上摘编自庄礼伟《二战史研究不应遮蔽中国抗战》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驼峰”航线开辟的背景及其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美史学界在二战史研究中很少涉及中国抗战的原因,简析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历史意义。
过去的一百年间,人类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战争带来的伤痛人们从未忘却,这百年间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最终构建起全人类和谐共处的命运共同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洋政府从战事一开始,就表现出参战的积极性和热情,协约国出于各自利益考虑,一度阻止中国派兵出战。政治精英梁士治、顾维钧等人力主政府出兵参战,强调参战可以使英法等西方列强重视中国的存在,真正促使中国加入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1916年夏,随着欧洲战事的升级,特别是交战双方期待毕其功于一役的        A        战役的打响,英法政府开始转变态度,希望中国政府给予帮助。但由于老牌殖民帝国的心态作祟,他们要求中国采取变通之道,派遣大批劳工赴欧洲协助协约国,主要从事战勤及后方保障工作。战争期间,英法大约在华招募了15万劳工,俄罗斯也在华北招募了五万人。赴欧洲西线的华工,近10万人被分配到英国,四万人被分配到法国,还有一万人被派给后来参战的美军。

——徐国琦《大战争与大觉悟:——中国人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1943年3月,罗斯福会见英国外交大臣安东尼·艾登时坚持“在解决世界问题时,需要把中国和其他世界强国联合在一起”。尽管英国当局持否定观点,但还是和美国一道同国民政府签署了新条约,正式废除了在中国的治外法权。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美、英、苏三国均表示保证中国作为将建立的新联合国组织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据【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1)指出A处战役的具体名称和英法联军发动该战役的直接原因;并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以工代兵”参战的原因。
(2)指出雅尔塔会议在图中①②③④中的哪一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