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较难0.4 引用8 组卷55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二战后英国社会福利演变表

时间主要内容
1948《国民保险法》《国民救济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同时生效
1949政府新建4162间教室,2195间实践教室,25万套桌椅
1951政府共建成101.6万套住房和50万套的临时性住房
1980《住房法》规定:居住满3年以上的住户即可以优惠价格购买地方公房,政府不再要求地方当局提供校餐
1982政府将对失业者的救济改为应纳税津贴,政府颁布《社会保障与住房补贴法》,要求雇主为其雇员承担疾病津贴
1984政府发布绿皮书,指出:每个人应该为自己的未来储蓄,数额至少达到其收入的4%,政府利用税收补贴鼓励人们选择养老金方案
1986社会保障法引入私人养老计划,由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负责提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1高三上·河北邯郸·期末
知识点:福利国家的出现“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概况
1834年英国《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1883年德国《疾病保险法》规定:工人,不包括农民,保费由雇主承担三分之一、工人自己承担三分之二,工人生病时的医疗和药品都是免费。
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规定: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
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包括家庭津贴、养老、疾病、失业、伤残和死亡等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全民覆盖。此后,北欧,西欧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但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容易助长懒惰行为。
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危机时,减少福利成为欧美各国“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福利“第三条道路”理论,强调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的协调,以国家、个人和社会共同责任为核心。

——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师教学用书)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社会保障”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近现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社会保障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在罗斯福的倡议下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案,拨款5亿美元补助各州进行劳动救济和失业救济。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是第一个由联邦政府承担义务的、以解决老年和失业问题为主体的社会保障立法。二战后美国联邦政府举办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很快,从1950年至1980年,联邦政府用于社会保障项目的开支每年平均递增11.8%。

——摘编自陈宝森《美国经济与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

材料二   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

        
19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1883年颁布《工人医疗保险法》、1884年颁布《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伤残和养老保险法》,后合并为《帝国保险法》。
1911年颁布《职员保险法》。
1927年颁布《职业介绍法和失业保险法》。
二战后—20世纪70年代中期1949年颁布《社会保障适应法》。
1957年起修改和补充养老、事故、失业、医疗等法案,并颁布《农民老年援助法》《劳动促进法》等。
1975年汇总为《社会法典》,是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法律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1985年起不断改革和调整。如:1988年颁布《健康改革法》、1989年颁布《1992年养老金改革法》、1994年增加《社会护理保险法》……

——霍尔斯特杰格尔《社会保险入门》

材料三   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并实施了住房保障制度,其中各国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持。在住房保障方面,英国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对资金运营、住房建设进行管理,保障低收入居民能租到房屋;法国、日本等国家则采取政府提供优惠贷款,实行贷款利息补贴的办法,支持非营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在住房补贴方面,美国一方面直接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公共住房,另一方面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房屋租金补贴。

——摘编自陈小春、杨鹏《廉租房制度的国际比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政府为发展社会保障采取的做法。
(2)据材料二,概括德国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特点。
(3)据材料三,概括西方国家在住房保障方面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廉租房制度形成的条件。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推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