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75
货币制度对世界经济和金融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甚至成为大国兴替的催化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单位的货币价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黄金(即货币含金量);当不同国家使用金本位时,国家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货币的含金量之比——铸币平价来决定。金本位制于19世纪中期开始盛行。以下是各国使用金本位的时间。

国家时间国家时间
英国1816年德国1871年
法国事实上在1873年美国事实上在1873年
日本1897年埃及1885年

材料二   一战爆发后,各国为了筹集庞大的军费,纷纷发行不兑换的纸币,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金本位制随之告终。一战后,由于金铸币流通的基础已被削弱,只能实行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纷纷实行不兑换货币制度。1931年9月,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英镑随之大幅度贬值,触发一浪高过一浪的国际货币贬值浪潮。……美国随后宣布一次性提高进口关税30%,其他国家随即竞相报复。……世界货币体系的变革往往带来货币的竞争性和集体性贬值,打乱原有体系下形成的相对稳定增长和物价预期。

——摘编自胡斌《“被妖魔化”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三   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美元购买力也日益下降。一些西方国家要求美元贬值并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不予理睬,于是德、意、比、荷等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于1971年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此后,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整理自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后期各国纷纷使用金本位的原因。
(2)据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英国放弃金本位制引发的后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并概括该体系解体的背景。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影响世界货币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1高三上·江苏淮安·阶段练习
知识点: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战后的西欧和日本布雷顿森林会议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货币制度对世界经济和金融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甚至成为大国兴替的催化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最早获得世界货币霸权的当属英镑,1870—1914年间,英国成为国际金融体系的霸主,建立了其治下的金本位体系,世界各国的贸易结算和货款往往是以英镑来充当的。一战爆发后,各国为了筹集庞大的军费,纷纷发行不兑换的纸币,禁止黄金自由输出,金本位制随之告终。一战后,由于金铸币流通的基础已被削弱,只能实行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在1929—193年经济危机冲击下,各国纷纷实行不兑换货币制度。1931年9月,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英随之大幅度贬值,触发一浪高过一浪的国际货币贬值浪潮。……美国后宣布一次性提高进口关税30%,其他国家随即竞相报复。“世界货币体系的变革往往带来货币的竞争性和集体性贬值,打乱原有体系下形成的相对稳定增长和物价预期。

——摘编自胡斌《“被妖魔化”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黄金储备占世界3/4,1944年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一种“黄金——汇兑本位制”,对战后经济产生重要作用。但该体系实行不久便面临着“特里芬难题”,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和黄金为基础的金汇兑本位制,它必须具备两大前提:一是美元的稳定,美国国际收支平衡;二是美国要有足够的黄金储备。由于世界经济发最不平衡性,要保持美元的稳定与价值是不可能的。同时,由于美苏对抗,大量海外军费开支,削弱了美国经济竞争力。1960年爆发了战后首次美元危机,西方世界竞相抛售美元,抢购黄金。1971年,尼克松宣布中止美元兑换黄金。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

——整理自王在邦《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兴衰》、李世安《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特里芬难题》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英国成为国际金融体系主所依靠的条件,并分析英国放弃金本位制引发的后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世界性经济组织,并简析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主要因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材料二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材料三   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美元购买力也日益下降。一些西方国家要求美元贬值并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不予理睬,于是德、意、比、荷等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于1971年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此后,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金本位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背景以及该体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背景,并说明影响世界货币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材料二   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金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材料三   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实力地位进一步下降,美元购买力也日益下降。一些西方国家要求美元贬值并向美国兑换黄金,美国不予理睬,于是德、意、比、荷等国先后实行浮动汇率制。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于1971年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此后,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金本位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背景以及该体系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