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在经济上仍然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发展落后。在列宁看来,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电气化(工业化)。列宁把实现工业化形象地比喻为:从农民的、庄稼汉的、穷苦的马上,跨到大机器的、工业的、电气化的马上。但这一战略的推行很快就因为农业生产的迅速萎缩和农民的激烈对抗而宣告失败。列宁意识到,发展整个经济,首先是发展农业,只有这样才能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积累。但作为列宁后继者的斯大林则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始,斯大林式工业化道路最终成为苏联实施工业化战略的指导思想。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这是因为计划指令性的经济无论在所有制形式上,还是在经济组织和刺激机制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效率。

——摘编自詹晓良《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陈痛一前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析》

材料二   194912月,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中苏双方在莫斯科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政府向新政府提供3亿美元贷款。从此开始了两国长达近十年的政治蜜月期。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1957年,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6.7%。1978年以后,针对企业活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并积极进行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新时期,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到1998年,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比重为49.3%,重工业比重为50.7%。

——摘编自高晓春《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联)为实现工业化而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苏联模式在二战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工业化在起步阶段的特点。新时期工业化进程又产生了哪些变化?据此谈谈你对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启示。
20-21高三上·安徽六安·阶段练习
知识点:过渡时期总路线、“一五计划”苏联的工业化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一五计划 斯大林模式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一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在经济。上仍然是落后的农业国。在列宁看来,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电气化(工业化)。列宁把实现工业化形象地比喻为:从农民的、庄稼汉的、穷苦的马上,跨到大机器的、工业的、电气化的马上。但这一战略的推行很快就因为农业生产的迅速萎缩和农民的激烈对抗而宣告失败。

列宁意识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苏俄实现工业化的基础。发展整个经济,首先是发展农业,才能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积累,这是苏俄实现工业化的唯一出路。

但作为列宁后继者的斯大林则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始,而且采取了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的发展为代价,走高速度、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斯大林式工业化道路最终成为了前苏联实施工业化战略的指导思想。

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苏联继续实行这一工业化发展战略直至国家解体。

——摘编自詹晓良《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阵痛一前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解读苏俄(联)工业化发展的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前,经历多年战乱,我国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后工业化进程大致可以分成两大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初步建成了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中国工业化基本框架,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工业体系、技术、物质和人才基础;第二阶段为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渐进的方式,基本完成了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在日益开放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工业化进展迅速,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

——赵英《新中国工业化进程、成就与展望》


(2)根据上述两段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我国工业化道路的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在经济上仍然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发展落后。列宁意识到,发展整个经济,首先是发展农业,只有这样才能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积累。但作为列宁后继者的斯大林则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始,斯大林式工业化道路最终成为苏联实施工业化战略的指导思想。

——摘编自詹晓良《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陈痛一前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析》

材料二  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够重视现代经济的关键部门(如信息、电子和通信)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

——摘编自【俄】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

材料三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中苏双方在莫斯科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政府向新政府提供3亿美元贷款。从此开始了两国长达近十年的政治蜜月期。

材料四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1957年,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6.7%。1978年以后,针对企业活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并积极进行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新时期,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到1998年,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比重为49.3%,重工业比重为50.7%。

——摘编自高晓春《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联)为实现工业化而采取的措施。据材料二,概括普京认为“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的理由。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工业化在起步阶段的特点。新时期工业化进程又产生了哪些变化?
经济体制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在经济上仍然是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发展落后。在列宁看来,共产主义=苏维埃政权+电气化(工业化)。列宁把实现工业化形象地比喻为:从农民的、庄稼汉的、穷苦的马上,跨到大机器的、工业的、电气化的马上。但这一战略的推行很快就因为农业生产的迅速萎缩和农民的激烈对抗而宣告失败。列宁意识到,发展整个经济,首先是发展农业,只有这样才能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积累。但作为列宁后继者的斯大林则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始,斯大林式工业化道路最终成为苏联实施工业化战略的指导思想。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这是因为计划指令性的经济无论在所有制形式上,还是在经济组织和刺激机制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效率。

——摘编自詹晓良《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陈痛——前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析》

材料三 20世纪十大经济事件(据中国新闻社《迎接新千年》)

时 间事  件
19291024华尔街股票暴跌引发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
1936凯恩斯的《就业、利率和货币通论》一书正式出版
1944722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召开
19481123国签署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生效
194843美国国会通过马歇尔计划
1957325欧洲六国批准建立单一贸易区的《罗马条约》
1974913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把油价与工业国的通货膨胀率联系起来,引起能源价格上涨
19871019华尔街黑色星期一,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在一天内下跌了22.6%
199511成立替换关贸总协定的世界贸易组织
199911欧盟11个成员国批准把欧元作为共同货币

(1)材料一中四个片段都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真实场景,请任选一个片段,说明其体现的罗斯福新政具体措施及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俄(联)的工业化历程,并分析苏联模式在二战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并举例说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