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3 组卷33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台湾统一后,清政府即派人前往江浙和闽粤,察看沿海情况,以定可否开海贸易。康熙二十三年朝廷取消禁海令,第二年(1685年)于广州、漳州(厦门)宁波和镇江的云台山四处分别设置了粤、闽、浙、江四个海关。在行政上,各海关属户部管理,海关监督直接向户部和皇帝负责。《粤海关志》上说:“天下海关,在福建者辖以将军。在浙江、江苏者辖以巡抚,惟广东粤海关专设监督,诚重其任也。”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第五卷)

材料二   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1845-1850),广州输出的茶叶由7600万磅下降到5500万磅,生丝由6800包下降到4300包。进口的棉花由7700万磅下降到6400万磅。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进口的美国商船由93只下降到70只。

——摘编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

材料三   在接管旧海关的基础上,194912月政务院批准《中央人民政府海关总署试行组织条例》,19501月发布《关于关税政策和海关工作的决定》,同年12月又发布《关于设立海关的原则和调整全国海关机构的指示》。195111月,政府取消了各地口岸私营的(包括外国人办的)公证及检验机构,由国家商检及公证机构统一负责对外贸易的公证及检验。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代设置海关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后广州海关地位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初期我国加强海关管理的意义。
20-21高三上·河南·阶段练习
知识点:关税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康熙时解除海禁,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苏设立四处海关,管理对外贸易。海关设置后即制定税则,不分进出口,往来贸易统一征税,包括正税和杂税,税率总计10%左右。乾隆时期对浙海关税率提高两倍,试图“寓禁于征”,但效果不显著,之后实行粤海关一口通商。

——摘编自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等

材料二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及海关税则》规定,进出口货物按值百抽五交纳关税,根据这个税则,一些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较原来粤海关实征的税率大幅降低,出口税率一般也比过去降低。此后,列强利用协定关税权,一再压低中国进口税率,使其长期低于出口税率。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材料三   1950年,政务院确立改造海关的基本方针,海关税则“必需保护国家生产,必需保护国内生产品与外国商品竞争”。在海关税率方面,根据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内需要予以调整,“使其较能适合于发展国内生产保护国内工业的要求”。同年,中国对外贸易出现了70余年来未有的出超。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海关税率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50年中国海关税率调整的特征和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政府在广州最早设置了市舶机构。此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形成广州、杭州、明州三个市舶司并存的局面,称作“三司”,至元三十年(1293)八月,经过多方会商。以“亡宋市舶则例”为基础,制订了“整治市舶司勾当“22件,又称(市舶法则)22条。……据《明史·职官志》记载,明代前期市舶司的职责是“掌海外诸番朝贡、市易之事。辩其使人、表文、勘合之真伪。禁通番,征私货,平交易”。明后期随着外商来华增多,官牙制度的各种弊端暴露无遗,牙行从市舶司中独立出来,牙行逐渐被专营进出口货物的广东三十六行代替,市舶制度的重要职能之一——海外贸易的经营管理权彻底丧失。

——摘编自夏秀瑞《中国对外贸易史(第一册)》

材料二

清康熙24年(1685年),清政府在粤、闽、渐,江四省设立海关以后,即设立海关来代替历代市舶司,负责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事务,这是清朝对外贸易管理制度上的一个进步,也是中国海关制度的正式开端。直到鸠片战争后的1859年,粵海关一直是独立自主的执行管理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的机关。清政府制定了关税制度,进出口关税由粤海关负责征收,课税的具体项目有:船税、货税和各项规礼。……1855年,英国人李秦国担任了上海“海关税务司”。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外国人控制我国地方海关主权的开始。1864年,又一个英国人赫德担任我国海关的总税务司,一直担任45年,而后海关主权一直把持在外国人手里。

——摘编自董长芝《中华开放强国策(中国历代经贸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以来市舶制度的演变。

(2)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海关发展状况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海关的变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