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3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上面图片,分别说明各图反映的思想潮流及其历史意义。
20-21高二上·湖北武汉·期中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毛泽东思想的诞生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善师西夷者,能制西夷;不善师西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海国图志》

材料二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三   1898年,《孔子改制考》问世,对当时思想界震动很大,被梁启超形容为“火山喷发”。这一著作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的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材料四   一、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二、建设共和政府,三、土地国有……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代替旧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五   新文化运动时期,吴虞以言词激烈而名噪一时。他在文章中公然称呼孔子为“盗丘”,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思想主张。
(2)同是向西方学习,材料三和材料四的思想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从国体、政体角度回答)
(3)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否赞同吴虞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向西方学习历程有何特点?出现这样的历程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但是纵观整个历史,几乎所有定局的农业社会都是由国王或者皇帝统治的。偶尔有小国曾建立过所有公民都参与政治管理的民主政府,或由政治代表来实现各种选民利益的共和国。……1718世纪,哲学家和启蒙思想家的倡导者开始质疑长久以来的君主观念。……伏尔泰等哲学家对宗教迫害行为极为愤慨,对王室官员执行的书报监察制度极为不满,因为当局者常常利用权力阻止出版发行商发行那些不符合政治、宗教统治要求的作品。启蒙思想家号召宗教宽容和言论自由。

——摘引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材料二   1755年卢梭发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并完成《政治经济学》,由于同狄德罗在宗教等观点上的不同,1758年卢梭与百科全书派决裂。1761年发表《新哀洛绮丝》,这部小说猛烈地冲击封建专制制度,给卢梭带来了巨大声誉。1762年《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相继出版,更激起了新旧教会的极大愤怒和政府当局的谴责,卢梭宣布放弃日内瓦的公民身份,晚年在法国去世。

——摘编自齐世荣《人类文明的演进》

材料三   卢梭无疑是对近代中国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西方政治家思想家之一。20世纪初,以“中国革命的象征性符号”和“契约论思想家”这样两种形象为线索,出现了“自由与公民”、“公意”等大量专题文章:既有晚清时期严复与章士钊的笔战,也有民国以来张奚若、张翰书、朱坚章这样一些著名政治学家对卢梭的精微阐释,更有王元化、朱学勤、崔之元等当代著名学者的交锋与反思,以及学界青年才俊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文章完整地再现了卢校这位伟大的启蒙政治思想家对中国思想界的巨大影响,勾勒了中国卢梭研究的基本轨迹。

——摘编自袁贺、谈火生《百年卢梭:卢梭在中国》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分析“17、18世纪,哲学家和启蒙思家的倡导者开始质疑长久以来的君主观念”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先进中国人如何以卢梭思想为武器开展救亡运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