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 战 后国家法案、措施
主 要 西1948《国民救助法》《国民医疗服务法案》建立包括农民
方 国 家英国在内的社会福利体系;1990年《国民医疗服务和社区护理法
颁 布 的案》;2011年《医疗和社区健康服务法案》
救 济 和德国1957年颁布《农民老年救济法》,开始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
医 疗 法度;1972年建立农民医疗保险体系
案 与 措1952年为农民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60年将医疗保险
法国覆盖到农业从业人员。

(1)材料一中的内容反映了西方国家二战后资本主义出现了什么新变化?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特点?

材料二   美国芭比娃娃玩具生产情况简表

原料来源半成品加工假发制造包装材料组装地点
中东国家中国台湾地区日本美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2)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种趋势?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这种发展趋势的双重性影响?
20-21高二上·四川广安·期中
知识点:福利国家的出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面对辽阔疆域,在地方管理上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材料二   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中国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曾考虑以后英国是否也要采用。各种议论的结果,同样在英国也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今天已经广泛普及。             

——摘编自《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度的异同。

材料三

西





英国1948《国民救助法》《国民医疗服务法案》,建立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福利体系;1990年《国民医疗服务和社区护理法案》;2011年《医疗和社区健康服务法案》
德国1957年颁布《农民老年救济法》,开始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1972年建立农民医疗保险体系
法国1952年为农民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60年将医疗保险覆盖到农业从业人员。

(3)材料三中的内容反映了西方国家二战后资本主义出现了什么新变化?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特点?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2年美国进出口总额统计表(单位:亿美元)
时间
出口
进口
1929
52.41
43.99
1930
38.43
30.61
1931
24.24
20.91
1932
16.11
13.23


——据H·N·沙伊贝等《近百年美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三   1951年以后,英国先后颁布了《国民救助法》《国民卫生服务法》等,进一步完善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福利体系。德国于1957年颁布《农民老年救济法》,开始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1972年建立农民医疗保险体系。法国1952年为农民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60年将医疗保险覆盖到农业从业人员。
——摘自刘家庆《现代西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与思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29--1932年美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趋势。针对这一趋势,罗斯福在金融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2)依据材料二概括1929--1932年美国的物价变化情况。面对这一物价变化,美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的?
(3)材料三中的内容反映了西方国家二战后资本主义出现了什么新变化?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特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少向乡村提供产品,……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

——摘自《中华文化史》(上)

材料二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摘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1951年以后,英国先后颁布了国民救助法、国民卫生服务法等,进一步完善包括农民在内的社会福利体系。德国于1957年颁布《农民老年救济法》,开始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1972年建立农民医疗保险体系。法国1952年为农民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960年将医疗保险覆盖到农业从业人员。

——摘自刘家庆《现代西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与思考》


(1)材料一中,古代中国城市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其主要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指出这种联系给农村带来的影响。
(2)材料二中,两个时期“改变组织方式”分别是指什么?说明后一种“改变组织方式”对中国的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内容反映了西方国家二战后资本主义出现了什么新变化?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特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