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80
历史人物、政府对时局的判断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帝国是“成也战争,败也战争”。由于拿破仑上台后,尤其是在他被一系列的军事胜利冲昏头脑后,征战不休,穷兵黩式,妄想统治全欧洲,结果对外引起了一些欧洲国家一次又一次地结成反法同盟,对内则耗尽了法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此同时,拿破仑及其帝国的垮台,还昭示了这样一种历史规律:任何人,即使像拿破仑这样的军事天才,一旦他被一系列的军事胜利冲昏头脑,企图建立全欧霸权时,仍将难逃最终失败的厄运。

——齐世荣.钱乘且《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   1897年到1907年,德国通过了两次海军扩大法案,疯狂扩张海军,这漱发了大英帝国的彻骨恐惧。由于大英帝国财政吃紧,英国多次向德国提议,通过谈判限制军备。德皇威廉二世认为“英国(限制军备的谈判)志在通过外交抹煞伟大的德国海军。“而德国海军负责人提尔皮茨则将英国的提议认为是“遇制德国向世界进军的策略”。事实上,德国作为陆地大国,显然不能理解海洋大国英国的思维。海军问题对于德国来说只是大国崛起的象征,但对于英国来说,则是其生死攸关的问题,海军和海上航道问题本身就是其最为关注的外交政策目标而非制约德国的手段。

——据王陶陶《百年一战——致命的大国误判》整理

材料三   19462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发回一封8000字“长电报",提出了美国要依靠实力抵制苏联的扩张,同时又不会引起美苏之间全面军事冲突的主张。同年927日,苏联驻美国大使尼古拉.诺维科夫向莫斯科发回“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长篇报告,断定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将苏联视为其通往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并正在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而准备未来的战争。

——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败也战争”的角度,分析并指出拿破仑帝国“走向末日”的原因和史实。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析英国提议谈判限制军备的原因,概述-战期间德国海军实施“向世界进军”的史实及影响。
(3)乔怕.凯南和尼古拉.诺维科夫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二战后新格局的形成。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新格局对世界局势的影响。从维护世界和平的视角,指出世界大国应该坚持的基本外交立场。
20-21高三上·浙江金华·阶段练习
知识点:一战的背景两极格局的形成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一战前后,帝国主义间的矛盾一直存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7年到1907年,德国通过了两次海军扩大法案,疯狂扩张海军,这激发了大英帝国的彻骨恐惧。由于大英帝国财政吃紧,英国多次向德国提议,通过谈判限制军备。德皇威廉二世认为“英国(限制军备的谈判)志在通过外交抹煞伟大的德国海军。”而德国海军负责人提尔皮茨则将英国的提议认为是“遇制德国向世界进军的策略”。事实上,德国作为陆地大国,显然不能理解海洋大国英国的思维。海军问题对于德国来说只是大国崛起的象征,但对于英国来说,则是其生死攸关的问题,海军和海上航道问题本身就是其最为关注的外交政策目标而非制约德国的手段。

——据王陶陶《百年一战一致命的大国误判》整理

材料二   1919年重建战后国际秩序的巴黎和会上,美国提出航海自由、公开外交、民族自决以及建立国际联盟等主张。……但这些主张遭到了英国的坚决抵制。巴黎和会使英法获益甚多,而美国几乎一无所获。所以,美国国会最终否决了《凡尔赛和约》。

——梁军《冲突与合作:霸权转移视野下的现代英美关系考察(19141947)》

材料三   华盛顿会议通过一系列条约,在承认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占有相对优势的基础上,修改和补充了凡尔赛条约中的一些条款,从而建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的新的国际关系结构。

——整理自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析英国提议谈判限制军备的原因,概述一战期间德国海军实施“向世界进军”的史实及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坚决抵制美国主张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会议的“一系列条约”承认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占有相对优势的表现。综合材料二、三,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二战后美苏矛盾的不断激化,双方的态度也逐渐强硬,都把对方视为敌人。19462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发回一封8000字“长电报”,提出了美国要依靠实力抵制苏联的扩张,同时又不会引起美苏之间全面军事冲突的主张。这是遏制政策的前奏。同年927日,苏联驻美国大使尼古拉·诺维科夫向莫斯科发回“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长篇报告”,断定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并正在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而准备未来的战争。由此可见,二战结束仅仅一年,美苏双方的对外政策都从大国合作转向了对抗。

——摘自凯南的“长电报”和诺维科夫的“长报告”

材料二   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原因有二:其一,正是苏联的存在,才给了美国与其盟国结盟的理由;其二,1945年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双方都不得轻举妄动,都得阻止任何导致核战的可能。而今,苏联对那些国家的约束作用没有了。

——摘自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生活在后美国世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苏为何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苏联解体“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并指出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二战后美苏矛盾的不断激化,双方的态度也逐渐强硬,都把对方视为敌人。19462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发回一封8000字“长电报”,提出了美国要依靠实力抵制苏联的扩张,同时又不会引起美苏之间全面军事冲突的主张。这是遏制政策的前奏。同年927日,苏联驻美国大使尼古拉诺维科夫向莫斯科发回“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长篇报告”,断定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将苏联视为其通往世界霸权的主要障碍,并正在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而准备未来的战争。由此可见,二战结束仅仅一年,美苏双方的对外政策都从大国合作转向了对抗。

——凯南的“长电报”和诺维科夫的“长报告”

材料二   1947312日,杜鲁门在国会众、参两院发表咨文,他把世界政治分为自由民主和极权主义两个对立的营垒,不指名地将苏联称为“极权政体”,并以援助希腊和土耳其为名,宣布美国将支持和帮助世界上所有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力量。

——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三   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四   本公约各缔约国……协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北大西洋公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美苏为何从战时盟友变为战后对手?
(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对抗的具体表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