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6 组卷55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奉命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直达非洲东岸沿海国家。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金银和丝绸等国内产品,去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郑和每到一国,就给其国王赠送中国礼物,表明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同时与各国的商民和平交易。与此同时,亚非许多国家派遣使节入明进行朝贡和贸易。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哥达嘉马发现(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摘自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明代郑和下西洋与西欧新航路开辟产生的不同结果及其原因。
19-20高二·全国·单元测试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郑和船队所到之处,必遵从当地习惯。如到印度古里,成交时以拍掌为定,“自后价有贵贱,再不改悔”。到锡兰王居之城,得知该国“崇信释教,尊敬象牛”等情况后,遵其习俗。到爪哇国,了解到爪哇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不仅如此,郑和团队还把各国的风土人情、山川道里以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等进行详细记载,并相继写成了《瀛涯胜览》《星槎胜览》和《西洋番国志》等著作,这为研究当时各国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郑和下西洋,带动了亚非许多国家与明朝进行朝贡和贸易,永乐六年,浡泥(今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国王携王后来朝;永乐九年,满剌加国王率540余人来朝;甚至远在东非的木骨都束和木剌哇,在永乐十四年至二十一年,曾三次派遣使节来明朝朝贡等,所有这些来访都受到了明成祖的高规格款待。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仑布(哥伦布)发现(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当维嘉达哥马(达·伽马)发现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仑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仑布,维嘉达哥马以后,有无量数之维嘉达哥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摘编自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1905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并说明中西方航海活动所反映出的发展模式的差异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研究郑和下西洋的视角,并分析梁启超采取这种视角的真实用意。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