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3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开元四年(716年),宋璟任刑部尚书,后来姚崇因事退隐,他获姚崇推荐,再度为相。宋璟再度提出“虽资高考深,非才者不取”的准则。他为防奸佞小人私下在皇帝耳边进谗言,提出百官奏事,必定要有谏官、史官在旁的规定。而玄宗亦十分器重宋璟,并以师礼待之;进则迎,出则送,因此宋璟提出的建设性的提议,通常均被采纳。亦因如此,当时朝廷一改以往用人唯亲的恶习,并减少了奸佞小人诬陷好人的情况。宋璟前后为相4年,他不畏权贵,力革前弊,奉公守法,不徇私情。相传,他叔父宋元超当了“选人”(候选官)后,要求吏部予以优先照顾,宋璟得知后,不但不予优先录用,并手示吏部“不能私害公”。唐代规定,每年地方各道派人定期向皇帝、宰相汇报工作。使者进京,往往多带珍贵宝货,四处送礼,拜结权贵,许多官吏收礼受贿,使者也多有因此得以晋升。宋璟对此则异常不满,并面奏玄宗同意,勒令所有礼品一概退回,以绝侥求之路,削杀收礼受贿之风。

——据《新唐书.宋环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璟能够再度为相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宋璟宰相任上的业绩。
20-21高三上·河南洛阳·阶段练习
知识点:其他人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官吏任用,向来都归吏部管。五品以下,吏部有权可以用。五品以上,吏部开名字给宰相,由上面来决定。明朝废了宰相,大臣改为廷推,由九卿、七卿公议决定。但吏部尚书的意见,是受大家尊重的。小官任用,则权仍在吏部。清代大官,由皇帝特简,吏部不知道,也不用什么廷推了。下面小官,不能一概由皇帝简任,还归吏部铨叙,这还算是中国历史上直传下来的一种法规,清代皇帝也没有废得了。但由吏部铨叙分发的人,清代必须有引见,必待皇帝见了面以后,才得正式去上任。这无非表示全国用人之权,都在皇帝手里。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提出的文官制度建立方案中,首要一点是规定了各部大臣、副大臣和政务次官等政府核心领导人。作为“政务官”,他们要随着政党更替、内阁变换而进退。而一般处理行政事务的官员,包括常务次官,是“事务官”,这些人则通过公开考试录用,录用后长期任职,不与政党共进退,事务官也就是英国文官新出现的“事务官”,就像政府中的“神经系统”,能够深入到组织的各个职能部门中。他们的存在,是为了保证国家政策不会因为决策层更换而受到波及。他们与政务官的体系完全剥离开来,主管具体事务的执行,也在组织经验和知识的传承、信息的传递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些都是推进英国政府在政党交替执政的过程中维持政府稳定运转的关键因素。其次,在工作方面,文官还可以对决策者提出异议,甚至与其争辩;而决策者往往也会仔细考虑事务官所提出的建议。而建议被采纳的数量也作为一项评定文官业绩的重要指标。

——摘编自李少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任官制度的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文官制度产生的背景和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和英国近代在官员任用上的不同之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官吏任用,向来都归吏部管。五品以下,吏部有权可以用。五品以上,吏部开名字给宰相,由上面来决定。明朝废了宰相.大臣改为廷推,由九卿、七卿公议决定。但吏部尚书的意见,是受大家尊重的。小官任用.则权仍在吏部。清代大官,由皇帝特简,吏部不知道,也不用什么廷推了。下面小官,不能一概由皇帝简任,还归吏部铨叙.这还算是中国历史上直传下来的一种法规,清代皇帝也没有废得了。但由吏部铨叙分发的人,清代必须有引见,必待皇帝见了面以后,才得正式去上任。这无非表示全国用人之权,都在皇帝手里。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19世纪英国提出的文官制度建立方案中,首要一点是规定了各部大臣、副大臣和政务次官等政府核心领导人。作为“政务官”,他们要随着政党更替、内阁变换而进退。而一般处理行政事务的官员,包括常务次官,是“事务官”,这些人则通过公开考试录用,录用后长期任职.不与政党共进退.事务官也就是英国文官。新出现的“事务官”,就像政府中的“神经系统”,能够深入到组织的各个职能部门中。他们的存在,是为了保证国家政策不会因为决策层更换而受到波及。他们与政务官的体系完全剥离开来,主管具体事务的执行.也在组织经验和知识的传承、信息的传递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些都是推进英国政府在政党交替执政的过程中维持政府稳定运转的关键因素。其次.在工作方面,文官还可以对决策者提出异议,甚至与其争辩;而决策者往往也会仔细考虑事务官所提出的建议。而建议被采纳的数量也作为一项评定文官业绩的重要指标。

——摘编自李少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任官制度的演变,并指出其实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古代和英国近代在官员任用上的主要不同之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