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武王)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武王的三弟)、蔡叔度(武王的五弟)相禄父治殷。

——《史记》

材料2 (周公旦)兼制天下,立71 国 (参考教材地图中的主要分封国),姬姓独居53人。天下不称偏焉。

一一《荀子》

材料3 以微子开(即微子启)代殷后,国于宋颇收殷馀民,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

——《史记》


请回答:
(1)材料1中,取胜后的周武王是怎样做的?
(2)材料2、3中,周公采取了什么新措施?
(3)和武王时期分封相比,有什么明显变化?
(4)综上,周朝这样做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5)根据上述的分析,请你概括成王时期分封制的概念并指出概括概念的基本方法。
16-17高一上·重庆渝中·阶段练习
知识点: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古往今来,历届中央政府都重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各个时期所采取的政策不同,效果也各有千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已而……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

材料二   尹湾六号汉墓一号木牍正面:(第1行)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其廿四有堠。都官二。

——《尹湾汉墓简牍》

材料三   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明】宋濂《元史》卷五八《地理志》

材料四   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悬殊很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问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新的政策。

——周恩来《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1957年3月25日)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统治者实行何种地方行政制度?概括其主要作用。为了加强实行该制度所形成的统治秩序,统治者还推行了什么重要配套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期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为了克服这一制度的局限性,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据材料三分析元朝推行行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指出这一制度在加强地方管理方面的创新之处。除此之外,元朝在行省之下对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管理上还推行什么措施?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实行了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何积极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