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6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君主与大臣们的关系原则上是“君臣之间,两尽其道”。但“两尽其道”不能仅仅指望大臣们的明智与自觉,为了制衡和限制官员的权力,防止大臣们犯上作乱和贪赃枉法,宋朝君主不断调整和完善行政监察体制,使监察机构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避免行政系统对监察系统的控制,形成了一种以御史台或都察院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网络严密的监察体制。另外,宋朝一改以往谏官无举劾权的旧制,使台谏对上至宰执大臣,下至一般臣僚都拥有弹劾纠举的特权,所谓“宰相之尊反隶于台谏举劾之内”。通过台谏监察权对宰执行政权的制约,起到“失在庙堂,救在台谏”的作用。

——摘编自李晓东《浅析宋朝监察制度》

材料二   美国1978年制定了《监察长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各部门和各独立机构设监察长办公室。监察长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对国会和总统负责并报告工作,无任期和党派限制。为保持其工作的独立性,监察长办公室的经费由国会单独列支,工作人员由监察长自行选聘,部门首长无权干预。监察长办公室不干涉政府部门日常工作,主要是开展监督。监察长办公室实行监审合一,监察报告提交前须送部门首长过目,部门首长可以讨报告提出不同意见,并附上说明一并提交,但无权时报告进行修改。监察长办公室的工作情况对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摘编自《中美行政监察体制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监察制与宋朝中国监察制的不同点及其成因。
19-20高二下·广西河池·期末
知识点:监察与谏议1787年宪法的背景、内容和原则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官的设置源于先秦时期。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任的监察官,发展成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部门长官的指令,行使监察权也不受其干预。御史弹劾、谏官言事常可以不经过本部门长官而直接上奏皇帝。汉御史秩皆六百石,隋唐御史都在六品至八品之间,明代御史和给事中均为七品,清代提高到五品。监察官员的选任有品质、年限、出身等诸多要求。御史制度是上对下的监察纠禁,谏官制度是下对上的匡正建议,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起着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

——宿志丕《中国古代御史、谏官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材料二   1978年经美国国会批准、由卡特总统签署的《监察长法》明文规定,监察长及其办公室是负责审计和刑事调查的独立部门;法律规定各部委的监察长都由总统直接任命,并须经参议院同意;监察长有权查阅所在部门的所有记录、报告、文件等资料,任何人都不得阻止它的审计和调查;监察长可向国会报告任何事项而不受所在部门或有关机构限制;除联邦政府道德署外,联邦选举委员会、总统廉政和效率委员会、监察长办公室、独立检察官等都是依据相应法律而设立的专门履行相应职能的监察机构,这就使立法与执法配套、法律体系与监察体系相互协调。

——樊曼莉《西方国家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监察制度的特点,并说明其历史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由于国家幅员辽阔,各级官吏滥用权力、贪污腐化的空间较大。为维护皇权,历朝君主都非常重视专门监察机构的设置和运作,试图通过监察官员的纠察和弹劾,防止并打击官吏的贪腐和不法行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至隋唐而稳固,宋元明清日臻完备。秦朝设置听命于皇帝的御史大夫作为纠察百官的最高监察官员。唐代监察制度更为完备,中央监察机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御史台系统,负责监察百官之违法与失职行为;另一部分是言谏系统,负责直接告发官员的违法、失职或者腐败行为。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任的监察官,发展为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部门长官的指令,行使监察权也不受其干预,御史弹劾、谏官言事常可以不经过本部门长官而直接上奏皇帝。明清两朝最终实现中央监察机构与地方监察机构的统一。汉御史的俸禄品级皆六百石,隋唐御史都在六品至八品之间,明代御史和给事中均为七品,清代提高到五品。监察官员的选任有品质、年限、出身等诸多要求。御史制度是上对下的监察纠禁,谏官制度是下对上的匡正建议,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起着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

——摘编自朱福惠《国家监察体制之宪法史观察》等

材料二   按照分权制衡理论,美国对行政权进行监督制约的主要机构是议会与司法机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传媒的发展,对行政权的监督制约正逐步演进为民众的民主监督,借助互联网和报纸、电视等传媒,通过社会舆论对行政机关施加压力。近年来,美国行政机关还逐步加强了自身的内部监督制约,如建立行政决策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政府情报信息披露制度等。1978年的《监察长法》规定,监察长及其办公室是负责审计和刑事调查的独立部门;法律规定各部委的监察长都由总统直接任命,并须经参议院同意;监察长有权查阅所在部门的所有记录、报告、文件等资料,任何人都不得阻止其审计和调查;监察长可向国会报告任何事项而不受所在部门或有关机构限制。1978年,根据《政府道德法》设立了政府道德署,直接向总统和国会负责,地位独立,其主要职责是制定行政部门雇员道德行为规范;审核和批准各行政部门制定的道德行为附则;监督行政部门官员公开和秘密的财产申报的执行情况;审核总统政治任命是否有经济方面的利益冲突。除联邦政府道德署外,联邦选举委员会、总统廉政和效率委员会、监察长办公室、独立检察官等都是依据相应法律设立的专门履行相应职能的监察机构,这就使立法与执法配套、法律体系与监察体系相互协调。

——摘编自樊曼莉《西方国家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行政监察机制的特点,分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建立并不断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行政监督机制的特点,谈谈你对建立有效监察机制的认识。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