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23
经济决定国运,经济的好坏对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表

项目1913192819321937
世界世界世界欧洲欧洲欧洲
工业总产值553221
机器制造业442121
电力15107432

材料二二战后美国经济增长率的示意图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些年来,我们既在深刻而广泛的变革中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创造性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更好实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经济日报刊评: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宝贵经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经济发展出现“黄金阶段”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19-20高一下·山东日照·阶段练习
知识点:改革开放进程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世纪是经济发展模式多样化的世纪,也是互相学习借鉴的世纪。
材料一: 美国1925~1945年失业率示意图

材料二:               1913至1937年苏联主要工业指标的排名

1913年
1928年
1932年
1937年

世界
世界
世界
欧洲
世界
欧洲
工业总产值
5
5
3
2
2
1
机器制造业
4
4
2
1
2
1
电力
15
10
7
4
3
2

5
5
5
4
3
3

材料三:                      二战后苏联工业改革的措施摘录
领导人
措施
赫鲁晓夫
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
勃列日涅夫
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管理
戈尔巴乔夫
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材料四:20世纪50和90年代,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曾先后借鉴苏联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1992年,邓小平同志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市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请回答:
(1)写出与材料一所示1933年后美国失业率变化相关的重大事件,并指出其实质。
(2)依据材料二,说明1928至1937年苏联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概括取得此成就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归纳苏联改革的思路或脉络。
(4)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后期中国经济体制发生的变化。综合以上材料,简述以上三个国家的改革之路带给我们的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