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8
思想文化的进步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卡尔·雅思贝尔斯认为,公元前500年左右,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的先哲将道德置于精神生活的中心,他们并非在田园牧歌式的环境中创造了其富于同情的伦理规范。

——《轴心时代》


(1)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列举“轴心时代”东西方先哲的代表人物及核心主张,并概括他们思想的共同特点。

(2)有学者称文艺复兴是“人的发现”。结合所学,以《十日谈》为例进行说明。

关于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一种看法是新文化运动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断裂;另一种看法是仅凭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就断言传统文化断裂,实在是低估了文化本身的顽强生命力。


(3)你对上述看法持怎样的观点?结合所学,对你的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合理,阐释清楚)
2015高二下·北京·学业考试
知识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作品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诸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概括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凡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欲根治之,厥维科学。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

——陈独秀《新青年敬告青年》


(1)概述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简析陈独秀倡导这种观点的原因。

材料二   1915年,辜鸿铭写成《中国人的精神》,其目的是“解释中国文明并揭示其价值”。1923年,柳诒徵完成《中国文化史》,其主旨是“让学生看到中国文化的全貌和真相,也让青年们自己理解中国文化是否真的一文不值”。


(2)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出现材料二所述这种文化现象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就东方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的一般情况而言,在早期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即初遇西方文化时,各个民族基本上对西方文化持反对、拒绝、鄙夷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思考之后,先后有一部分人出现对固有文化的离异,主张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但等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事业有了长足的进展之后,又必然出现整体性的对固有文化恢复自信。

——罗福惠《寻绎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对材料三中的“离异”加以说明。

材料四   关于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一种看法是新文化运动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断裂;另一种看法是仅凭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就断言传统文化断裂,实在是低估了文化本身的顽强生命力。


(4)你同意材料四中的哪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对你的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合理,阐释清楚)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