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98

材料 唐宋以来饮茶之风遍布南北各地。宋初建榷茶制度。“采茶之民谓之园户”“置吏总之”“令民茶折税外,悉官买”,“民敢藏匿不送官及私贩鬻者,没入之,计其直百钱以上者杖七十……商人向京师榷货务输金帛,换“引”去沿江榷货务算买茶叶,再赴指定地点销售。逐渐确立官购商销的六榷货务、十三山场的茶叶专卖体制。此法被称为“交引法”或“入中法”。

1112年蔡京主持茶法改革,规定:茶引的印造权和发卖权统归中央太府寺,置合同薄注籍,发往都茶务销售。商人买茶引后,到所指州县直接与园户交易,经当地市易务点检后,装入政府统一制作的“笼篰”内并封记。商人在茶引所定期限内卖完茶叶,回都茶务缴回茶引。都茶务官员对合同薄销引,中报太府寺。这种榷茶制度被称为“茶引法”或“合同场法”,历经北宋末年、终南宋一代都没有大的变化。

——摘编自李恩宗《论宋代榷茶法的变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初年“入中法”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中后期“茶引法”的突出特点及实施的意义。
2020·江西上饶·模拟预测
知识点:工商业的管理其他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宋嘉佑四年起东南茶法实行了40年的通商法,其弊端日益突出,“嘉祐初遂罢禁榷,行便商之法,客人园户私相贸易,公私不给,利源寝销,岁入不过八十余万”。蔡京主政时期对东南茶法进行了三次变革。崇宁元年茶法恢复了官府垄断收购的制度,即“选官置司提举措置,并于产茶州县随处置场,官为收买”,商人贩茶首先须到官场买引。崇宁四年蔡京又对茶法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废除了官府垄断收购的制度,允许商人与园户直接交易,通过垄断茶引印卖权达到专卖目的,称之谓卖引法。政和二年蔡京再次改革茶法,茶引的发卖和勘验更为严密。因政府印造和发卖茶引时皆备有合同底簿,京师茶务及各州县合同场依据合同底簿勘验和回收茶引,故称为合同场法。茶引的印造和发卖权统归中央,由太府寺印造,都茶务发卖,严禁私造茶引。商人贩茶时盛茶的笼篰由“产茶地分委通判,依样选人匠制造”,造好后“用火印熏记题号,令客人收买盛茶”。对这两种物品制造和发卖权的独占是宋政府收取专卖税,达到专卖目的的最关键环节。

——摘自黄纯艳《论蔡京茶法改革——兼论宋代茶法演变的基本规律》


(1)根据材料,概括蔡京茶法改革的发展阶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茶法演变的趋势,并分析蔡京茶法改革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