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9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东番禺邑巾女红以纺织为业,近洋纱自外国至,质松价贱,末俗趋得,以充土纱,遂多失业矣。……同一时期,中国的棉花、豆类、糖类、烟叶等农产品的出口却迅速增长。……“公行”制度取消,允许外国人和中国人直接进行交易,使中国逐渐形成了一个买办阶级。

——据《中国近代经济简史》等整理

材料二 《海国图志》征引中外古今近百种资料,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科学技术,如火轮船,地雷等新式武器的制造和使用。其“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命题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天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领域的变化,结合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取得的特权说明变化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师夷长技以制夷”命题提出的影响,并指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020·浙江·模拟预测
知识点: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魏源与《海国图志》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梦想。近代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懈努力和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科学论断是符合历史实际的,而且为国内绝大多数历史学者所公认。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是在世界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和中国的封建社会日趋没落、封建统治日益腐朽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中国就开始丧失了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由此一步一步地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摘编自李侃、李时岳等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共同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从中国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进行了一系列的艰苦探索和抗争,虽然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中华民族勇于探索的追梦精神是中华儿女的宝贵精神财富。

——刘文《近现代中国各阶级追逐“中国梦”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19世纪40年代,中国出现了一些介绍西方世界和西方文化的著作,如《海国图志》,《康輶纪行》等……。这些著作中这一时期中国人所看到的还仅是西方的物质文明,并且主要是坚船利炮,因此最初表现出来的学习西方的意向也主要是仿造船炮。

——据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等整理

材料四   19世纪末,中华民族陷入空前危机之中,而资产阶级的成长及其知识分子代表意识形态的转换,促使维新派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压力下,围绕制度层面的文化更新,提出了一系列主张:痛陈制度变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要求对制度层面进行全面革新,使其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诸领域。

——摘编自房列曙、木华主编《中国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强发动的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至少写四次战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开展的运动,并简要分析为什么说这些运动都是失败的。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变化及原因。
中国近现代外交经历了屈辱外交向大国外交的转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外交叫夷务。夷务外交体制是一种以中国为中心、用朝贡——回赐方式维系的国际关系。鸦片战争导致了洋务外交的产生。洋务外交和夷务外交虽一字之差,却标志着中国古代传统外交走向终结。洋务外交时代是中国外交史上最丧权辱国的时代之一,中国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多是在这个时期被迫签订的。辛亥革命后,中国外交进入国务外交时代。国务外交的目的就是从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出发,废除不平等条约,使中国赢得平等地位和权利。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逐步进入全方位的当代外交时代。——摘编自袁南生《从鞠躬到握手

——中国千年外交史》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西方大国对中国的孤立和封锁,因而阻塞了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和开放的途径。为了突破封锁,争取国际支持来加快经济建设,新中国采取了务实开放的态度:只要承认新中国,就可以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通商贸易。当时主要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摘编自李岚清《突围——国门初开的岁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洋务外交时代的不平等条约及国务外交时代的外交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务实开放”的国内外背景。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