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5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9年下半年, 中国全面抗战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不仅没有实现,而且在中国战场越陷越深,造成日本国内经济困难重重,政治动荡不安。8月23日,正当诺门坎事件(日苏之间的军事冲突)白热化之际,与日本缔结《反共产国际协定》的德国却同苏联秘密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这一变化沉重打击了日本妄图“北进”苏联的企图。与此同时,苏联远东军与日本关东军的兵力比例为2.5:1,苏军占有绝对优势,特别是通过诺门坎的冲突,日本认为“要在技术、装备、机械化方面达到苏军水平至少还需要两年”。1940年6月,德国以“闪电战”横扫西欧。在这种条件下,英法荷等国所属的东南亚殖民地,一时成了“无主”的“政治真空”地带。不久,日本开始放弃“北进”苏联,转而实施“南进”计划。1940年9月,日本占领了印度支那北部。1941年12月,日本偷袭了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

——摘编自李凡《日苏关系史(1917—199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放弃“北进’苏联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实施“南进”计划的影响。
2020·山西·三模
知识点:二战的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