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5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政府通过贷款、土地赠予等“私人投资,政府援助”的形式,大力推动近代铁路的兴修。1830年美国建成本国第一条近代意义上的铁路,到1840年美国的铁路通车里程已达到2820英里,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南北内战结束后,1869年联合太平洋铁路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在犹他州的普罗蒙特利接轨,成为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线。随着美国领土的扩张和西部大开发,西部又先后于1868~1873年、1879~1883年、1886~1891年掀起了三次铁路建设高潮,相继完成了圣菲、南太平洋和北太平洋铁路,到1893年大北铁路建成通车,标志横贯北美大陆铁路线修筑过程的终结,美国全国统一的铁路网逐渐形成。1888年铁路建设达到156080英里。

——摘编于(美)福克纳著《美国经济史(下卷)》

材料二 1876-1949年中国铁路修建情况统计

时期里程(公里)投资主体和方式
1876-1912年91001800清政府拨款、赎回、商办
7300列强贷款直接投资
1912-1927年4000北洋军阀政府利用列强贷款
1928-1937年3700中外合办(官僚资本和西方垄断资本)
1928-1931年900省商合营
1937-1945年1900国民政府采用征用民工、拆用旧轨和滥发货币的办法
1931-1945年5700日本利用掠夺中国的财富和中国劳工修建
900
1976-1949年建成铁路26200公里,期间拆毁3600公里,至1949年大陆剩余铁路仅22600公里

——摘编于金士宣、徐文述编著《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49)》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美国铁路建设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半期美国铁路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旧中国铁路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铁路事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19-20高一下·四川宜宾·阶段练习
知识点:工业革命的进程及其发明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251835年,英国国会通过了54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到1838年末已经有了500英里的铁路。18441846年间、1862-1865年间又有两次“铁路热”。当时的报纸支持这种狂热,政府许可这种狂热,铁路公司发行债券和股票以集资,民众纷纷解囊抢购,迅速完成了大规模的铁路建设。1870年,全国通车铁路长达15500英里,约占最后通车里数的70%以上。至此,英国的近代化铁路运输体系大体建成。

——摘编自胡晓莹《英国工业化时期的铁路建设对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美国政府通过贷款、土地赠予等“私人投资,政府援助”的形式,大力推动近代铁路的兴修。1830年美国建成本国第一条   近代意义上的铁路,到1840年美国的铁路通车里程已达到2820英里,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南北内战结束后,1869年联合太平洋铁路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在犹他州的普罗蒙特利接轨,成为第一条   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线。随着美国领土的扩张和西部大开发,西部又先后于1868~1873年、1879~1883年、1886~1891年掀起了三次铁路建设高潮,相继完成了圣菲、南太平洋和北太平洋铁路,到1893年大北铁路建成通车,标志横贯北美大陆铁路线修筑过程的终结,美国全国统一的铁路网逐渐形成。1888年铁路建设达到156080英里。

——摘编于(美)福克纳著《美国经济史(下卷)》

材料三   1932年德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   高速公路。这一时期美国也提出了建设纵贯全国连接各州的州际国防公路战略构想。1956年国会通过的联邦资助公路法案公布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工程一建立全国州际和国防高速公路系统。同时出台法案建立了“公路信托基金”,接受专用于公路目的的税收。此条款打破了美国国会不将税收专门用于指定目的的惯例。艾森豪威尔在德国目睹了高速公路对部队高速移动的情景,认为建设州际公路是提高军队机动性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大力支持该法案。此后经40余年不懈努力,终于建设完成了7.7万公里的州际高速公路系统,这个系统支撑着这个世界强国的经济繁荣和国民的荣耀。

——摘编自刘瑞波、赵宁《欧美国家高速公路融资模式及其借鉴》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和美国铁路建设的相同点。
(2)指出与材料二美国铁路建设相比,美国州际高速公路得以发展的不同原因。
(3)综合材料一二三,概括铁路、高速公路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期

里程(公里)

投资主体和方式

18761912

9100

1800

清政府拨款、赎回、商办

7300

列强贷款直接投资

19121927

4000

北洋军阀政府利用列强贷款

19281937

3700

中外合办(官僚资本和西方垄断资本)

19281931

900

省商合营

19371945

1900

国民政府采用征用民工、拆用旧轨和滥发货币的办法

19311945

5700

日本利用掠夺中国的财富和中国劳工修建

900

18761949

建成铁路26200公里,期间拆毁3600公里,至1949年大陆剩余铁路仅22600公里

——摘编自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49)》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便首先决定“填补西部地区的铁路空白”。从1952年建成成渝铁路算起,我国以沟通西南、西北为重点,修建了大量铁路干线、支线和枢纽;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完成,先后建成铁路干支线6100公里;到1978年铁路总里程增加到5万多公里,全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改革开放后,铁路建设步伐加快,上世纪80年代“南攻衡广、北战大秦、中取华东”;90年代“强攻京九、兰新,速战宝中、侯月,再取华东、西南”;到世纪之交,先后建成了大秦、京九等铁路干线,衡广、兰新等铁路复线,以及一大批铁路干线电气化改造项目。至20191月,中国高铁通车里程达2.9万公里,高铁技术跨入世界领先行列。

——摘编自杨红岩等《新中国成立70周年铁路交通发展成就综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中国铁路发展成就取得的主要因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期里程(公里)投资主体和方式
1876~191291001800清政府拨款、赎回、商办。
7300列强贷款直接投资
1912~19274000北洋军阀政府利用列强贷款
1928~19373700中外合办(官僚资本和西方垄断资本)
1928~1931900省商合营
1937~19451900国民政府采用征用民工、拆用旧轨和滥发货币的办法。
1931~19455700日本利用掠夺中国的财富和中国劳工修建
900
1876~1949建成铁路26200公里,期间拆毁3600公里,至1949年大陆剩余铁路仅22600公里。

——摘编自金士宣、徐文述《中国铁路发展史(1876~1949)》

材料二   1953年起,国家有计划地进行交通运输建设。……1978年,铁路客运和货运的需求开始激增,铁道部采用社会融资的方式修建铁路。200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为高铁体系发展提供了清晰框架……从引进外源技术的“和谐号CRH1”,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运营速度最快的“复兴号CR400”,中国高铁成为中国发展的亮丽“名片”……截止2021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40474千米,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4.5万公里的“八纵八横”计划,也有望在原定的2030年前顺利完成。中国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开展铁路规划、设计和建造,技术装备输出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编自李京航《中国铁路百年史——从动荡岁月到崭新纪元》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现代以来中国铁路建设的变化,并分析中国高铁发展迅速的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