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33
沙皇是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发动者,在推动俄国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很早便认识到尼古拉时期对外政策的软弱无力,为恢复俄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威信,沙皇和政府开始寻找新的途径、采取新的措施改变内政。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巨大差距,改革势在必行。经过多年的学术探索,俄国学者终于认识到沙皇在改革开始阶段的重要作用,逐渐摒弃“革命形势”说和“自下而上”说等陈旧结论。

——摘编自张广翔《俄国学者关于俄国1861年农民改革的争论》

材料二   改革派属于既得利益集团,其带土地解放农民的主张体现出其进步性,得到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支持,最终废除农奴制,授予农民土地,从而强化了改革派的力量。改革虽然没能解决俄国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最核心最尖锐的农民和农业问题,但它是俄国全面现代化的标志,不能因此而忽略改革开始后陆续在地方自治、教育、军事等领域改革的进步意义。

——摘编自唐艳凤《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俄国学者对1861年农奴制改革原因的认识变化及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派的主张在1861年改革中是如何实践的,并说明其积极效果。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统治者的改革与国家现代化的关系。
2020·江苏连云港·模拟预测
知识点:俄国农奴制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17-19世纪,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相继进行了不同规模、不同形式的革命或者改革,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其实是一场不流血革命……到了1688年,英国的统治阶层已齐心协力,下决心要把詹姆士二世搞下台。他们不能容忍专制制度的恢复,更不能接受天主教的复辟;但同时,他们也不愿再看到新的革命,不愿让下层民众再参与国家政体的设计。它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但实质上国王的特权完全被剥夺,英国结束了她的君主专制主义,而开始了一个民主的议会政治的新时代;这不只是英国政治史的新阶段,同时也是世界史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美国制宪者认为,将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权利托付于情绪化的民众,缺少一种精英的理性慎思明辩和权力的必要集中,其后果必然是无政府主义的民粹政治……他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力的但又受到约束的政府。代表们既想建立一个有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重要权力;他们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但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他们既反对贵族或寡头政治,又害怕简单无序的“暴民政治”,正因为有这些忧虑,1787年的宪法格外注重权力的分割与制约。

——摘编自万绍红《共和主义与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等

材料三   农奴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自由”和“土地”。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全面现代化的标志,为3000多万农民带来自由,为资本主义关系和国家经济现代化扫清了道路,并且在地方自治、教育、军事等领域进行了具有进步意义的改革,因此被称为伟大的改革。

——摘编自唐艳风《俄国农奴制改革法令解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这场“不流血的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开始确立的政治制度。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在中央与各州之间实现权力分割的措施及在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实现权力分割的原则。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奴制改革中解决“自由”和“土地’”问题对俄国经济现代化带来的积极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