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论述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6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氏祖训箴规》对孔子后裔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提出要求,务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崇儒重道,好礼尚德;居家思俭,不要嗜利忘义;子孙为官者,凡遇民间诉讼,必当理性判断,不愧为良吏;读书明理,做一名谦谦君子。

——摘编自《孔氏祖训箴规》

材料二 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左宗棠在给长子孝威的信中说:“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国人)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墨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工商业较重于文字,窥东西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材料三 在富平县老庙镇笃祜村头绘制“二十四孝”、中华传统文化等内容的文化墙2000多平方米,每家每户“量身定做”家训牌挂在家门口,宣传、影响村民觉悟和素质,如今村里孝善之行已蔚然成风。

——《寥寥数语却字字珠玑,好“家训”意味着什么?》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文化学者周天游认为,家训就是成员守则、信条,是家对成员做人做事的一种规范、劝诫。如果没有好的家教、习惯养成,做人做事就缺乏文化、精神的支撑,实现发展的再飞跃会很艰难。针对作者的观点,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全面准确,论述清晰。)
2020·天津·二模
知识点:民生问题、人文关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通过家庭治理体系的完善实现家国同构,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氏祖训箴规》对孔子后裔的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提出要求,务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崇儒重道,好礼尚德;居家思俭,不要嗜利忘义;子孙为官者,凡遇民间诉讼,必当理性判断,不愧为良吏;读书明理,做一名谦谦君子。

——摘编自《孔氏祖训箴规》

材料二   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此时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左宗棠在给长子孝威的信中说:“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国人)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摘编自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材料三   越南家训文化源自中国。在传入之初,儒家的伦理规范使能释读汉文的世家大族形成一个独特的儒士群体。而真正将家训文化和儒家伦理道德在越南的传播推向深入的,则是喃文版(越南语)家训及其与童蒙教育的结合——面向普罗大众的《训俗书》,对越南民间的风化教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耿慧玲《家训文化在东亚的传播发展》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孔氏祖训箴规》所体现的传统儒家思想。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中国传统家训“革新”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家训文化对越南产生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简析家训文化的现实价值。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