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239
长城不仅是一座绵延万里的世界著名古建筑,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的象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215年,蒙恬北渡黄河,据守在今大青山一带,利用地势,修缮、增补旧秦、赵、燕长城,并连接起来,形成著名的万里长城。长城的修建不仅有益于长城以南的农业民族,亦有益于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由于长城的存在,民族间补充物质需求的方式逐步由暴力改纳入和平有序的轨道。不可否认,长城曾是民族间的军事防御工程,但它亦是民族间和平相处、友好往来的保证与象征。

——摘编 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长城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认同物,大概是从抗日战争爆发开始的。“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振兴中华的强烈愿望,改革开放的迅猛浪潮,使长城更富有新的气质和新的景象。“爱我中华,修我长城”的号召激动人心。长城像一条巨龙,又一次在炎黄子孙们的心上腾飞了。在今天人们的心目中,长城已抽象升华为祖国疆土和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保卫者的象征,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尊严、意志和力量。

——摘编自蔡乐苏《历史发展的主脉与长城的 象征意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蒙恬修建长城遵循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城在中国古代发挥的积极作用。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长城象征意义的变迁,分析影响变迁的因素。
2020·江苏扬州·三模
知识点:秦的统一秦朝的统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长城是中国古代最宏伟最系统的军事防御工程。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象征。

材料一   公元前215年,蒙恬北渡黄河,据守在今大青山一带,利用地势,修缮、增补旧秦、赵、燕长城,并连接起来,形成著名的万里长城。长城的修建不仅有益于长城以南的农业民族,亦有益于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由于长城的存在,民族间补充物质需求的方式逐步由暴力改纳入和平有序的轨道。不可否认,长城曾是民族间的军事防御工程,但它亦是民族间和平相处、友好往来的保证与象征。

——摘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


(1)据材料一,指出蒙恬修建长城遵循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城在中国古代发挥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古诸部,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

——摘自《清圣祖实录康熙帝》


(2)根据材料而指出康熙为什么不再修补长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