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5

材料   苏联卫国战争是苏联人民为反对法西斯德国及其盟国而进行的正义战争。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 年春,德军控制了西欧、北欧和巴尔干半岛。1941 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纠集其附庸国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分三路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使苏联国土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欧洲主战场,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开始了卫国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新阶段。卫国战争初期,德军迅速占领立陶宛全部,拉脱维亚大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一部分。1941年 10月,德军大举进犯莫斯科,苏军展开积极防御,消灭德军大批有生力量,1942年1 月取得莫斯科会战的胜利。1942年 11月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展开反攻,1943 年2月2日全歼德军主力,德军损失惨重,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苏军基本上扭转了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局。不久苏军又取得了库尔斯克战向的胜利,收复大片失地。1944 年苏军发起战略性总反攻,通过对德军10次打击,全部收复沦陷的土地,并把军事行动转为在德国及其附庸国的领土.上进行,迫使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先后退出战争,转而反对德国。1945 年初,苏军展开强大攻势,攻入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进占东普鲁士和西里西亚。1945 年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并于5月8日迫使德国无条件投降。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取得卫国战争胜利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卫国战争胜利的影响。
2020·江西·二模
知识点:二战的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时间
重大事件
1931年9月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5年10月
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6年7月
西班牙内战爆发
1936年11月
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7年7月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1937年11月
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8年3月
德国出兵吞并奥地利
1938年9月
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
1939年3月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1939年8月
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0年4月
德国攻占丹麦、挪威
1940年5月
德国占领荷兰、比利时,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6月
德军对法国发动总攻,法国投降
1940年7月
德军空袭英国,不列颠之战开始
1940年9月
日本侵占法属印度支那;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同盟
1941年6月
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8月
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
1941年12月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2年1月
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1942年6月
中途岛战役
1942年7月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开始
1942年10月
阿拉曼战役
1943年2月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
1943年5月
北非战事胜利结束
1943年7月
盟军在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投降
1943年11月
开罗会议(中、美、英);德黑兰会议(苏、美、英)
1944年6月
诺曼底登陆
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苏、美、英)
1945年5月
德国投降,欧战结束
1945年7月
波茨坦会议(苏、美、英),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
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
1945年9月
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根据朱贵生、王振德、张椿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编制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42年前、后两个阶段战争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前、后战争态势不同的原因。
【历史——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波兰战役,是德国、斯洛伐克与苏联军队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的行动,该战役一般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1939年8月23日,德国和苏联签署《德苏互不侵犯条约》,该条约并非仅有保证两国安全的效用,其中还附加了一项秘密协定:两国共同瓜分东欧,包括波兰、波罗的海诸国、罗马尼亚等国家。在《德苏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了一星期后,德国于1939年9月1日展开进攻,德国军队分作北、南、西三个方向发动攻击,并以两翼包围的方式夹击集结于边境地带的波军主力部队。波军损失惨重、欲撤出布署于德波边境的部队,将其用于首都华沙以西的位置建立一条防线,等待军事同盟国的英法两国对德国的西方战线发动攻击,但拥有兵力绝对优势的盟军却按兵不动。9月中旬,德军兵临华沙,波军将大部分仅存的主力集结,于布楚拉河一线反击德军,一度逼迫后者抽调兵力应付,最终,德军将波军主力包围歼灭,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9月17日,东方的苏联根据《德苏互不侵犯条约》中的秘密协议而入侵波兰,开辟了第二战场。波兰政府认定原先守于东方“罗马尼亚桥头堡”进行固守的计划已不可行,遂下令撤离所有部队至中立的邻国——罗马尼亚。10月6日,最后一批波兰军队于科克战役被击溃,德苏两军占领波兰全国。尽管波兰从未有代表全国的政府或组织出面宣布投降过,但也已象征了波兰境内战事的结束。

——《二战军事基地》.2009-03-09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入侵波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波兰战役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