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53

材料 徐光启(1562~1633年),松江府上海县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考中举人,后中进士。他的家乡是全国财赋中心,当地的商品农业和棉纺织业等特别发达。至于农事,尤所用心。盖以为生民率有之源,国家富强之本”。万历三十六年,江南大水,稻禾无收,他从福建莆田引来甘薯在上海栽种,取得成功。写成《甘薯》,介绍种植方法,并指出甘薯的优点,以使更多的人了解种植。还把北方可直接食用也可兼作油料作物的引种到南方,作《芜菁》介绍种植方法。万历三十九年夏,与传教士熊三拔开始翻译《泰西水法》。当时翻译的过程很独特,一边制器,一边翻译,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地介绍西方的引水、蓄水技术,并绘出相关的水利工具图。徐光启还在天津等地购两块田地进行农学实验。并结合自己的农学实践,广泛搜集传统农书和其他书籍中的农学材料,纂成《农遗杂疏》,奠定了《农政全书》中直接实验材料的基础。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在农学上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徐光启在农学上取得贡献的原因。
2020·新疆·一模
知识点:其他人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