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7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摘编自哥伦布《航海日志》

材料二   荷兰有优良的港口面对英国及大西洋,背后有德国为腹地。在西班牙、葡萄牙建立海外殖民帝国之后,荷兰的商船在里斯本和塞维利亚装载来自殖民地的产品,然后把它们贩运到全欧各地。在归途中,荷兰商船又把波罗的海的谷物和航船用具贩运到西、葡两国。最后荷兰垄断了全世界的航运业。……1566年尼德兰革命爆发后,西班牙军队残酷地劫掠南尼德兰的安特卫普。结果,安特卫普的工匠、商人及银行家都逃到阿姆斯特丹,他们随身带来的技术和资金,既有利于荷兰的工业,也有利于荷兰的海上扩张,因为海上扩张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荷兰商人所用的平底船造价便宜,载运量亦大。与封建专制主义的西、葡不同,荷兰向外发展不是由政府包办,而是通过独占贸易公司进行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哥伦布“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的原因,并说明哥伦布前往东方探险的目的。
(2)依据材料二,解读荷兰兴起的主要原因。
19-20高一下·黑龙江七台河·期中
知识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荷兰的殖民扩张全球航路的开辟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原产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作物开始在欧亚大陆传播,而小麦、水稻、甘蔗等欧亚作物也在美洲推广。西欧殖民宗主国强迫殖民地人民只生产一种或几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取巨额利润的产品。从非洲被贩卖到美洲的奴隶中,约四分之三从事制造蔗糖。对此,美国学者汤姆。斯坦迪奇在《舌尖上的历史》一书中做过形象的描述:“如果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上帝的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谈谈你如何理解学者所说“如果哥伦布东行所带的玉米是上帝的赐福,那么他西行所带的甘蔗便是个诅咒”。

材料二   在西班牙、葡萄牙建立海外殖民帝国之后,荷兰的商船在里斯本(属葡萄牙)和塞维利亚(属西班牙)装载来自殖民地的产品,然后把它们贩运到全欧各地。1566年尼德兰革命(今荷兰是尼德兰地区的一部分)爆发后,南尼德兰安特卫普的工匠、商人及银行家都逃到阿姆斯特丹(荷兰城市),他们随身带来的技术和资金,既有利于荷兰的工业,也有利于荷兰的海上扩张,因为海上扩张是需要大量资金的。荷兰商人所用的平底船造价便宜,载运量亦大。与封建专制主义的西、葡不同,荷兰向外发展不是由政府包办,而是通过独占贸易公司进行的。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2)依据材料二,简要解释荷兰兴起的主要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哥伦布《航海日志》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材料二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1651年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


(2)材料二中英国颁布该条例针对的是哪一国家?英国的出发点是什么?

材料三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的背景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的发展走出一国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哪两个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15世纪末开始的新航路开辟,使得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哥伦布)认为前往亚洲的最便捷之路是横渡大西洋的短期航行……他们(葡萄牙人)确信地球比哥伦布所认为的还大,诸海洋也更宽,前往东方的最近便之路是绕过非洲而不是横渡大西洋。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陛下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

材料三: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以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哥伦布致国王和王后书》


(1)材料一中“绕过非洲”到达亚洲的航海家是谁?它是沿着哪一航海家开辟的航线前行从而顺利到达亚洲的?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除此之外,哥伦布坚持向西航行有哪一知识方面的因素?
(2)材料二三中的“陛下”应是哪国国王(王后)?哥伦布口中的“公平交易”实质是什么?据所学知识简明扼要指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和欧洲的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