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26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如识,说明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
2020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知识点:其他改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8年中华民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国立中央研究院正式成立,1929年9月,民国时期最大的地方性综合研究机构——北平研究院正式成立。在此期间,全国各地出现了一批新设的专业研究机构,如私人企业组织的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等。19321934年,国民政府先后颁布《奖励工业技术暂行条例》和《工业奖励办法》,增加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两种专利保护。19411947年,制定了我国第一部专利法《中华民国专利法》,1947年,颁布了《专利法实施细则》,至此,中国近代科技体制化基本形成。19499月,《共同纲领》就明确提出了科技要"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的目标。

——摘编自孙从军《中国近现代科技体制化历程研究》

材料二   194911月,中国科学院强调"科学研究的计划性与集体性",并提出"科学为人民服务"的新理念。1954年,签订《中苏科学技术合作协定》,1956年,中央提出"向科技进军"的口号,科技体制进入全面规划的新历史时期。1960年以来,中央先后颁布《关于在科研机构中坚持八小时工作制和保证科学研究时间的通知》《新产品新工艺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着力推动中国科技体制的独立化发展进程。1978年,在全面恢复高考和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新型科技体制逐步建立,科技成果的数量与质量均有切实提升。

——摘编自孙烈《中国科技体制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30~50年代后期中国科技体制的新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型科技体制建立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3年国务院成立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开始领导科技体制改革试点。19853月,中共中央提出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改变科研机构与企业相分离,研究设计与生产相脱节。19883月,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提出扩大科研机构自主权,促使科研机构自主面向经济开发实体,国家在科研机构推行承包责任制,使科技体制改革获得重大进展。1992年,国家先后在沈阳、南京等八个城市进行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科学技术服务于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199372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关于科学技术的法律。199556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正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这一时期,科技体制改革释放了全国各类科研院所的科研动力,刺激了科技创造的原动力,激发了研发主体的创造力。此外,科技服务业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并在全国扩张,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

——姜江《新中国成立70年科技服务业与体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到90年代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发展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80到90年代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