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94
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贱疏》

材料二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克扣,以浚削(剥削)之余,市腾踊(积压)之料”;“行货有税矣,而算及舟车;居货有税矣,而算及庐舍;……搜刮于五十郡之中,遍及于一百六十州县之内”。

材料三   读下面两幅图片信息


材料四   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但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直到1898年清政府才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表示要“提挈工商”。

材料五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与束缚,同时又对它们存在一定的依赖性,这在政治上直接表现为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软弱性。但总体来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革命和进步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1)归纳材料一中提到的威胁小农及小农经济发展的诸多不利因素。
(2)依据材料二说明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什么影响?
(4)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的商办企业为什么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甲午中日战争前它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
(5)如何理解材料五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11-12高三上·重庆渝中·期中
知识点:小农经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地位和作用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观察如图图片,阅读材料: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


材料三:19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但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直到1898年清政府才颁布《振兴工艺章程》,表示要“提挈工商。”

材料四: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但总体来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革命的和进步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有人用一幅示意图(见图3)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请概括威胁小农经济的诸多因素有哪些?
(2读材料二回答,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3)19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中国的商办企业为什么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地区?
(4)材料四中的F1(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如何理解民族工业“其产生、发展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但在甲午中日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直到1898年清政府才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表示要“提挈工商”。

材料三   自1902年起,荣氏兄弟与友人在无锡合办保兴面粉厂,1903年独资更名为“茂新”面粉厂。1905年又设立振新纱厂,1912年后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申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历经二十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到1922年2月,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厂已经达到16家。

材料四   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见下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F1为阻力,F2为动力)

材料五   


(1)读材料一图片,回答材料一图一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的商办企业为什么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甲午中日战争前,它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
(3)材料三中1912年后到1922年间,荣氏兄弟能够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多家企业,受惠于当时哪些有利的客观条件?
(4)材料四中的F1可能是哪些因素?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
(5)材料五表格中反映了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说明我国社会发生了什么巨大变化?
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
材料一:读图6、图7两幅图片信息

(1)读材料一回答:图6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什么基本特征?图7反映的现象对图6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
材料二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中国开始有一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在通商口岸举办了一些商办的近代企业,但在中国甲午战争前,商办企业始终没有得到清政府正式承认而处于“不合法”的地位,直到1898年清政府才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表示要“提挈工商”。
(2)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前后,中国的近代企业为什么最早出现在通商口岸? 中日甲午战争前,它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清政府的承认?
材料三:1892年,著名的爱国侨领张弼士先生为了实现“实业兴邦”的梦想,先后投资300万两白银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1912年孙中山参观张裕葡萄酒集团,为其题词“品重体泉”。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葡萄酒大会上4种葡萄酒获金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1912-1918年张裕葡萄酒集团迅速发展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一个缩影,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在民国初期获得发展的主要条件有哪些?
材料四:1929年因难以维持,张裕葡萄酒公司只能租赁给别人。1934年因负责累累被中国银行接管。……1941年被日本强行接管……
(4)根据材料二分析解放前张裕葡萄酒集团遭受重创的主要原因。
材料五:2008年度,张裕A计划实现营业收入不低于30亿元,计划将主营业务成本及三项期间费用控制在19亿元以下。为了实现目标,公司将继续坚持以葡萄酒为主,多酒种全面发展的策略。
(5)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张裕葡萄酒集团在国内外再度辉煌的主要原因。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