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84

材料一 随着日本的投降,美国和苏联军队源源不断地开入朝鲜。为了军事上的方便起见,他们将北纬38度线定为其军事行动的分界线。同在德国一样,冷战的到来使分割朝鲜的这一临时分界线牢牢地固定下来。苏联人在他们的占领区建立了一个由共产主义新人民党控制的政权,美国人则在南方依赖说英语的朝鲜人,这些人通常都是保守的上层阶级的成员。1948年8月,“大韩民国”在南方宣告成立,由李承晚博士任总统。一个月后,朝鲜人也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金日成任首相

——摘编自冯东兴《美国朝鲜半岛问题国际化政策的演变(1943—1960)》

材料二 1950年6月24日,(朝鲜)内战爆发了.第二天,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美国提出的要求立即停火、要求朝鲜军队撤回到三八线以北的提案。6月27日,安理会要求联合国会员国“向大韩民国提供击退武装进攻、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所必需的援助。”于是,联合国在其短暂的历史上第一次决定使用武力,朝鲜战争很快打响。安理会的决定之所以能获得通过,仅仅是因为苏联为了抗议安理会不准共产党中国取代民族主义中国加入联合国而暂时拒绝参加安理会会议。到1951年年中时,很明显,整个战线已处于僵持状态。大规模的战斗逐渐停止了,停战谈判开始进行。经过两年激烈的、时常中断的谈判之后,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缔结了一个停战协定。协定的条款反映了军事上的僵持状态。南、朝鲜之间的分界线大体上仍与战前相同。

——摘编自曹普《“不期而遇”的朝鲜战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的影响及其启示。
2020·河北·模拟预测
知识点:德国分裂和朝鲜战争的爆发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中国和美国卷入了战争,但战争还是被严格地限制在局部地区。这种情况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美国和中国都不认为朝鲜的未来是真正关系到重大的民族利益的问题,因此,美国没有使用原子弹,苏联也没有出兵,战争保持在一个“小事件”的水平上,尽管战争的规模很大。到1951年年中时,很明显,整个战线已处于僵持状态。大规模的战斗逐渐停止了,停战谈判开始进行。经过两年激烈的、时常中断的谈判之后,1953年7月27日,交战双方缔结了一个停战协定。当时,朝鲜的大部分农村已破坏,大约10%的朝鲜人已被打死。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第二天,中共中央成立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领导和组织全国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各地适时展开的“时事宣传教育”,使广大群众有了思想上的,“主心骨”。许多地方将订立爱国公约与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结合起来。至195110月,全国共有2810个厂矿单位、223万职工参加了生产竞赛;农村有19854个生产小组向劳动模范马恒昌所在小组发起学习和挑战。运动成果显著,1951年粮食、棉花等农作物产量超过了1950年;仅北京21个较大工厂三个季度增产节约总值即达2195.7亿元(旧人民币),相当于146架喷气式战斗机的价值。鉴于志愿军作战困难和国内实际,总会呼吁发起“捐献武器运动”,到195111月,全国认缴可购买武器款项达旧币31847亿元。抗美援朝运动对社会价值观的塑造,赋予其时代内涵与意义,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则随时代发展被赋予了新的内容。

——摘编自逄大明《抗美援朝运动对新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和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鲜战争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美援朝运动对新中国的积极作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