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单选题-单题 较易0.85 引用4 组卷52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这段论述说明(  )
①中华文明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②用先进文明改造其他文明是各国共同繁荣的必经阶段
③中华文明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④要超越文明隔阂、消除文明冲突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9-20高二上·内蒙古·期中
知识点: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应遵循的原则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20年9月27日至28日,以“文明照鉴未来”为主题的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论坛设有3个分论题:一是东西方古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中国之治的深厚文化根基;三是中国之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主题紧扣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旨在推动不同文明对话,坚定不移推动世界朝着开放、包容、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材料一:习近平多次强调,我们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亚洲各国应该开放包容、与时俱进,加强与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二:“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也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再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是在同世界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阐明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原因。
(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请结合相关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三条建议。
(3)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互鉴发展,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