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3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桂林灵川九屋江头村,是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理学创始人周敦颐的后裔生活的地方。全村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民风淳朴,村内保存有完整的元明清三代时期的建筑100多座,是典型的桂北古民居。独特的“科举士官文化”和“江头爱莲文化”,优美的自然景观,享有广西古村落中“历史文化以及数量第一,房宇建筑工艺第一、镂花种类第一,名人数量第一、数代为官同职第一”等美誉,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获批广西特色名村建设项目等。

为了更好地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江头村在县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坚定地走“文旅融合、文化兴村”之路。该村大大改善了公共基础设施,培训提升了村民素质和旅游接待能力,还在村前连片种植莲荷近200亩。每年夏季,江头村的男女老少都会载歌载舞,在花香中欢度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姑娘节”(已被列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沐浴书香”的古文诵读、“莲舞清风”的文艺演出和系列民俗巡游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活动,从而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给江头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今,江头村正朝着“科第、爱莲”文化品牌、桂北明清特色古民居、生态观光农业、休闲文化旅游、手工艺商品交易为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名村迈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说明江头村开展这些文化活动的作用。
(2)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谈谈江头村是如何走文化兴村之路的。
19-20高二上·广西桂林·期末
知识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与国家、民族的根和魂紧密相连。

改革开放40年来,文艺界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价值、生命力、创造力的理解,科学理性认识传统文化,并在题材、类型、内容、风格、科技手段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地深度创新,使我国文艺迎来了百花齐放的春天,诞生了一系列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优秀作品,让观众充分体验到艺术的魅力和精神的震撼。40年来,中国文艺在对世界文艺广泛学习借鉴中进行民族独特创造,不少国产影视剧在海外热播,京剧、舞蹈、杂技、美术以及民间文艺等接连走出国门,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广泛好评。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当前价值观缺失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有的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存在不愿作为、不敢担当的现象。又如,有的领导干部共产主义信仰缺失,不信马列信鬼神,甚至以权谋私、腐败堕落。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就会沉渣泛起,侵蚀健康积极的文化生态。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启示。

材料二:西塘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漕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 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在唐开元年间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历史沿革的写照。如今的西塘亦是国家 5A级旅游景区。成长中的西塘确立了“保护古镇、开发新城”的思路,创新设计了融古典和现代艺术于一体的新式建筑,在古今对接中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专家们研究江南水乡风貌的基地;艺术家们描绘江南水乡风情的净地;游客们领略江南水乡风景的胜地;原住民们发家致富的福地。西塘古镇以特有的文化气质,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西塘是古典的,也是现代的;西塘是我们的,也是大家的;西塘是江南的,更是世界的。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分析西塘古镇为什么“是江南的,更是世界的”?
(3)请就如何铸造西塘古镇文化新辉煌写出三条方法论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