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论述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39

材料一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者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至今影响巨大。该理论认为:导致未来冲突的根本原因是文明的差异性,而文明的差异是根本性的,文化特性和差异不易改变,也难以用妥协的方式解决。在可预见的未来,冲突焦点将集中在不屑加入西方的儒教和伊斯兰教国家与西方阵营间爆发的纷争。

材料二2019年5月15日,由中国倡议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举行,亚洲47个国家以及域外其他国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相关活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开幕式,发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不同文明之间应如何深化交流互鉴。
19-20高二上·江西上饶·期末
知识点: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应遵循的原则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坚持正确方向 克服错误倾向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发展。

材料一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习主席提出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第一,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第二,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第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第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材料二“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亚洲文明也在自身内部及同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中华文明是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绵延传承至今从未中断,从不具有排他性,而是在包容并蓄中不断衍生发展,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再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是在同共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上述主张对共创亚洲文明的启示。
(2)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需要中华文明与亚洲文明互鉴发展,运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如以阐述。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