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68

材料一汉字是中华文化延绵不绝的重要截体和见证,回答“汉字从哪里来”的问题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而甲骨文研究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2019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纪念甲骨文发现和研究120周年座谈会时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材料二今年9月,全国中小学生统一使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统编版教科书,其中小学语文课本最大的变化就是“先识字,后拼音”,打破了“先拼音,后识字”的传统编排。这并不是简单的顺序调整,从学习汉字入手,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降低了认知难度,还能让小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律之美,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调整在教学实践中也得到了一年级老师和学生的认可,确实是一次有益的改动。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甲骨文研究的文化意义。
(2)分析说明识字、拼音编排顺序的调整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
2020高三上·江苏常州·学业考试
知识点:文化遗产 汉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上升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