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0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以完美的音乐演绎与过硬的战斗作风,成为天安门广场上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线。人民解放军联合军乐团立足于新时代改革强军的伟大实践,专门创作《钢铁洪流进行曲》《冲上云霄》等7首军乐交响作品,展现改革强军巨大成就,突出仪式感、庄严感,增强视听效果。这些作品抓住了当今时代文化需求变化的脉搏,反映了广大人民强军理想和民族复兴的心愿,以较高的艺术性与感染力赢得了广大人民的口碑,社会反响热烈。《钢铁洪流进行曲》是阅兵当天战旗方队出现时的背景音乐。当100面烈士鲜血染红的战旗整齐列阵,气势如虹通过天安门广场时,乐曲的旋律宛如由轰鸣战车与嘹亮号角自然生成一般,和现场的气氛浑然一体,立刻就震撼了观众。《钢铁洪流进行曲》在以往中国军乐特有的昂扬斗志之外,还增加了拥抱明天的朝气和由衷的自豪感,凝聚着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这首进行曲横空出世,引发“全民在线求歌”。不少参与演奏的军乐团战士都表示,他们一边演奏,一边流下了激动的热泪,广大网友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赞,“刷新我军进行曲新高度”“热血沸腾,激动人心,真是太燃了!”“大气磅礴而又沉稳内敛,给人的共鸣感太强了!”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钢铁洪流进行曲》为什么能引起广大人民的共鸣。
(2)音乐带给人的力量是无穷的。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文化与人的关系。
19-20高二上·广西南宁·期末
知识点: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名义,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庆祝大会以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展示了军威,扬了国威,亿万国人在这场盛大庆典中感受到了身为中国人的光荣与自豪。

这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近年来,我国进行了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充分利用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增强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不断充实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运用芑术形式和新媒体,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义旋律;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当代中国的发展,就是在中国共产觉领导下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爱国主义追求的民族富强和人民幸福,必须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国持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也需要爱国主义精神的有力支撑。面对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唯有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紧密相连,我们才能拥有无坚不摧的力量,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昂扬奋进。


(1)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今年进行建国70周年阅兵活动和其他爱国主义相关活动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作用。
(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需要每一个人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请你为中学生践行爱国主义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活,会议表彰了一批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

“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之一施光南,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创作实践中追求思想性、艺术性和群众性相统一,为人民留下了《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的祖国妈妈》《月光下的凤尾竹》等数以千计的音乐作品,推动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坚持把爱国作为音乐创作的永恒主题,为人民书写创作,讴歌改革开放,谱写时代赞歌,被誉为“时代的歌手”。作品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祖国的热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对重振民族精神的企盼,引起亿万人民的强烈共鸣,激励着一代代青年奋发进取。

材料二: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作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有助于更好传承和展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凝练生成重视农业、尊重农民、庆祝丰收的新时代先进文化,提升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作为一个鲜明的政策信号、改革旗号,是对我国农民40年改革开放中伟大创造精神的充分肯定,将极大提升亿万农民的自信心、荣誉感、获得感,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汇聚磅礴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施光南的艺术创作是如何与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
(2)结合材料二,说明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对提升我们文化自信的时代价值。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