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3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入夏以来,全国猪肉市场迎来“涨”声一片,沉寂了三年的“飞天猪”再次现身江湖,各地网民也纷纷加入这一现象的讨论中。网民甲发贴:根据经济学家和业内人士观点,这轮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包括:一是对近两年猪肉生产流通不景气的报复性反弹;二是与当前通胀推升人力成本、饲料成本、运输成本等有关;另外在饲料和生猪流通环节存在着囤积投机等问题。网民乙跟贴:猪肉价格“坐火箭”,吃不起咯,吃不起咯,政府价格监管应该更给力一点!网民丙跟贴:李克强总理最近在调研过程中强调说,稳定猪肉市场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有关部门要立即行动起来,尽快恢复和出台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向市场发出稳定信号,同时研究治本之策,跳出生猪生产周期性波动,实现平稳健康持续发展。

材料二: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该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是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其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通车后,香港、澳门和珠海形成了一小时经济圈。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超级工程”大桥。其中,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尺寸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可抗16级台风、八级地震及三十万吨巨轮撞击。这种支座不但能提供稳定可靠的承载力,还能吸收地震能量,大大降低了地震对大桥的破坏力。港珠澳大桥还是一座有“颜值”的“生态”桥。三座通航斜拉桥——“中国结”“海豚”“风帆”各具特色,兼顾了人文与自然的融合。为不影响白海豚的生长环境,施工前就对白海豚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观测,施工过程中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立于大桥上,可见白海豚水中跃起,白海豚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申请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在多个领域填补了空白,造出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世界最大规模钢桥段建造、世界最长海底隧道的生产浮运安装等技术创下多项世界纪录。


(1)结合材料一中网民丙的跟帖,运用哲学中有关规律的知识简要分析政府应当如何稳定猪肉市场?
(2)结合材料二,说明港珠澳大桥建设是如何体现意识能动作用的。
19-20高二上·江西宜春·阶段练习
知识点: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0月24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材料一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超级工程”大桥。其中,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尺寸的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可抗16级台风、八级地震及三十万吨巨轮撞击。这种支座不但能提供稳定可靠的承载力,还能吸收地震能量,大大降低了地震对大桥的破坏力。港珠澳大桥还是一座有“颜值”的“生态”桥。三座通航斜拉桥--“中国结”、“海豚”、“风帆”各具特色,兼顾了人文与自然的融合。为不影响白海豚的生长环境,施工前就对白海豚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观测,施工过程中也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立于大桥上,可见白海豚水中跃起。白海豚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


(1)结合材料一,从唯物论角度说明港珠澳大桥是如何体现人类智慧与自然和谐统一的?

材料二在多年的桥梁工程建设实践中,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港珠澳大桥涵盖了公路、桥梁、隧道以及人工岛等多项不同领域工程建设,是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技术的超级集合体,很多关键技术和施工方法在世界上没有经验可循。大桥线路需经过伶仃洋航道和香港国际机场航线,一方面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和航班降落限高需求,还要满足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使用寿命120年的要求。一系列技术难题倒逼建设者不断创新,在大桥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400多项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创造了大桥防风防腐防震技术、世界最大钢箱梁和桥塔的制造安装、世界最长海底隧道的生产浮运安装等7项世界记录,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和宝贵的经验。经过近一个月的试运行和检测,10月24日,大桥正式通车。


(2)结合材料二,分析港珠澳大桥建设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道理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