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1

材料一 2017年12月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确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时间表,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七条路径”,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材料二 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方面实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从需求侧看,“美好生活”日益多样化,不仅包括物质文化方面,而且还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需求;从供给侧看,虽然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实现质的飞跃,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仍然不能满足13亿多人民对不同产品结构和各种服务的需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运用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说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作出主要矛盾转化判断的唯物论依据。
19-20高二上·江苏镇江·阶段练习
知识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做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什么?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各方面实际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从需求侧看,“美好生活”日益多样化,不仅包括物质方面,而且还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非物质需求;从供给侧看,虽然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实现质的飞越,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仍然不能满足13亿多人民对不同产品结构和各种服务的需求。
材料二:十八大以来,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同时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等问题。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做出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2)根据材料二,运用所学经济知识,概括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为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