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快速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机器换人”在全国多个省份广泛展开,各个地方政府“机器换人”的热情很高。但许多制造类的企业而言,工业机器人本身是比较专业的产品,无论研发还是应用,都需要懂制造工艺,懂机器人编程、安全、机械、电等,坏了还要会维修。所以,推广的难度比较大。机器换人不是不需要人了,现在缺的恰恰是人,工业机器人的供应商、集成商和终端用户都处在求贤若渴的状态。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发展,随着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高速发展,人才问题日益突显,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的长期共同努力。


(1)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简要回答,机器人作为新型的生产工具有何显著的特点,并以此说明其在生产过程中作用。
(2)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提炼出材料中推动当前机器人行业发展的方法论。(限答2个)
15-16高三上·上海金山·期末
知识点:联系的普遍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新型工业化道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市是我国制造业的重地,近5年来,在企业工资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况下,该市每年仍存在10万左右的劳动力缺口。2014年,甲市颁布了《推进企业“机器换人”行动三年计划》,提出到2016年争取全市过半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机器换人”。

随着政府扶持政策的不断落实,甲市“机器换人”在制造业相关企业迅速推广。如今,甲市六成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机器换人”,智能化设备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50%,减少用工6万余人。产品平均合格率从88.04%提高至94.42%,围绕机器人的研发、咨询、评估、维护等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增长迅速。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市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合理性。

材料二:人制造了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又会对人的就业产生影响,一方面会使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岗位减少,另一方面会使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就业岗位增加,这种变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与人的关系。

材料三: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时代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某市在智慧市建设中,依托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储存、传输技术,开发智慧学习平台。智慧学习平台拥有强大的信息资源中心,融合不同学科知识、提供各类学习资源。每个市民都可以在智慧学习平台上用有记录终身学习过程的学习账户,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订制个性化学习计划,运用搜索引擎等工具搜索跨学科领域知识资源,进行探索性学习。


(3)运用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建立“智慧学习平台”的文化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