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8 组卷196

材料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制造业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停留在数量型发展而非质量型发展,是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在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等跨越发展任务方面紧迫而艰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信,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中国制造2025”就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大变革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哲学依据。
19-20高二上·甘肃兰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意识活动的特征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
“中国制造2025”就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
材料二:2017年11月2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引进培养高端人才,加强科研攻关;要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推进技术创新、产业突破、平台构建、生态打造;要发挥政府在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法规标准、保护知识产权、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的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要推动工业互联网这个材料领域广泛应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又统筹实现技术研发、产业发展和应用部署良性互动,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协同发展,区域布局协调有序。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从“探索世界”的角度,分析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哲学依据。
(2)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联系材料二分析,我国应该如何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制造业在世界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停留在数量型发展而非质量型发展,是制造大国而非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在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等跨越发展任务方面紧迫而艰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中国制造2025”就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大变革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


(1)结合材料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哲学依据。

材料二   自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诞生至今已有35年,从春节晚会到跨年晚会,从综艺晚会到公益晚会,从线下晚会到线上晚会,晚会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随着综合国力增强,有线电视、互联网迅速普及,群众文化生活不断丰富,观众审美品味日益提升,晚会文化走进新时代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冲击和压力。晚会从没得看到有得看,再到有选择地看,实际上是高产向质优的转变。当前不少晚会外表美丽夺目却似曾相识,模仿痕迹严重,令晚会魅力打了折扣,对观众失去吸引力和影响力。央视原创文化电视节目的全面发力是近年来晚会文化的最大亮点。《朗读者》的“访谈+朗读”、《国家宝藏》的“记录式综艺”、《经典咏流传》的“和诗以歌”、《一本好书》的“场景演绎”,都令人耳目一新。这些节目的创作者走群众路线,深耕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拓展选题思路,开辟出了众多新的主题领域,在表现形式、叙事手法等方面,从说教式的知识教育普及,到以故事讲述、情怀传递、文化传承贯穿的全民参与互动模式,打造了能满足广大观众需求、节奏感与互动性强的晚会。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晚会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材料一: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的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国务院下发了《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通过“三步走”,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在此目标的指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充分认识到建设制造强国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政策措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1)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谈谈中国实现制造强国的过程是如何体现意识的作用的。
   材料二: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深入推进结构调整,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为我国企业就如何应对“中国制造2025”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出谋划策。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