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8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成舞剧,不生硬、不尴尬的太少了,《醒·狮》做到了雅俗共赏,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情怀完美结合。”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国际舞蹈季于2019年6月25日启幕,承载着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历史底蕴的舞剧《醒·狮》作为开场舞蹈再次赢得了观众的认可。《醒·狮》是我国第一部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醒狮为主题的大型民族舞剧,2018年公演以来,好评如潮的《醒·狮》已成为新时代传承岭南文化、连接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名片。随着《醒·狮》公演场次和观众好评的叠加,传统非遗项目醒狮也再次焕发新的生机。“醒狮文化生生不息,醒狮气脉代代承传。我们一直想做醒狮题材的舞剧,但直到2013年在一次采风调研中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明确了以醒狮表现民族觉醒的核心主题。”广州歌舞剧院院长、总导演史前进表示,如何将传统非遗的魅力通过舞台剧的形式表现出来是舞剧编创的难点所在,为此他们花了不少心思。南狮、南拳、蔡李佛拳、大头佛、英歌舞、岭南曲风、广东狮鼓、木鱼说唱……《醒·狮》中的舞蹈设计几乎都能找到其文化“出处”。此外,该剧还将民族舞蹈与广东狮舞相融合,将南拳马步和广东醒狮特有的腾、挪、闪、扑、回、旋、飞跃等技巧融入舞蹈语言,大开大合、刚柔相济,炫酷的观感体验无不体现着编创人员的智慧。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知识,说明舞剧《醒·狮》的成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启示。
(2)传统非遗项目再次焕发新的生机离不开全体编创人员的智慧。结合材料,从“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角度对此加以说明。
(3)近年来,一些传统技艺逐渐“下沉”进课堂,一些非遗项目正在中国的校园内得到传承。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例子。
18-19高三·安徽·开学考试
知识点:文化遗产 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成都国际非遗节等线下活动人气旺盛,到非遗购物节等风靡线上;从国风音乐、传统戏曲备受喜爱,到非遗热持续升温,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古老与流行交融互动,人们看到了文化传承发展的广阔前景。给非遗热再添一把火,必须找准现代生活的需求,让古老非遗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为了让非遗项目“飞入寻常百姓家”,一些非遗传承人另辟蹊径,将相关技艺、纹饰、寓意等与服饰、文具等创意融合,独特的审美、鲜明的特色,又不乏时尚的面貌,物美价廉,赢得市场欢迎。一些非遗传承人积极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还在网上做直播、搞推荐,使多彩非遗得以被更多人了解并喜爱……广大传承人师古不泥古,大胆承古开新,使非遗以日益精彩、更加亲切的形象造福当下,提升生活品质。非遗传承要在传人。只有越来越多年轻人认识、欣赏非遗之美,接过传承接力棒,才能将非遗更好传承下去;只有更多年轻人加入传承队伍,使传统文化与时尚融合,守正创新,在活态传承中有效保护,才能让非遗成为当代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们应如何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认识、欣赏非遗之美。
(2)在活态传承中有效保护,才能让非遗成为当代生活方式的有机组成部分。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3)你所在的社区打算启动一个传承非遗项目计划,请你策划两个活动并写出活动目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及其实践。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它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它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十四节气”将天文、物候、农事、民俗完美结合,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所沿用。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以及更为科学的现代气象预报技术的进步,“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逐渐减弱,但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中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尤其在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它所蕴含的古老智慧同样非常有价值。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让更多的国家、社区、群体和个人认识、了解“二十四节气”,努力使“二十四节气”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探究如何使“二十四节气”这一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2)请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认识“二十四节气”。
(3)结合材料,就如何传承好“二十四节气”拟出两条广告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每条字数不超过20字)。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日子。

2019年12月19日,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文艺晚会上演,刚毅雄健的功夫表演<濠江雄风>,深具传统韵味的越剧与南音表演,活力四射的现代舞和热情奔放的葡式土风舞,描绘出澳门中西文化荟萃交融的独特魅力,也让世人增加了对澳门文化的更多探寻。

中华传统文化在澳门已传承数千年。一些从内地迁居澳门的先民,将自己的方言、文化和信仰带到澳门,使中华文化在此扎根。16世纪葡萄牙人到来,其他欧洲国家的传教士和商人也纷纷来到澳门。在这期间,澳门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东西方文化隔墙相望,和而不同的海港名城。多族群、多语言、开放包容、文化多样是澳门文化最显著的特点。

回归以来,澳门文化得到长足发展。2005年,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澳门历史城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自此,澳门文物保护的教育与推广得到了加强。在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成为澳门文化关键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重要的社会现象。目前,粤剧、凉茶配制、木雕等项目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回归以来,澳门锐意发展大型文化盛事,在原有基础上举办城市艺术节、国际青年舞蹈节、国际音乐节、妈祖文化旅游节等充满活力的文化活动。


(1)有人说,澳门是一座独具文化魅力的城市,在建设人文湾区的过程中扮演着交流合作基地的角色。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内外部条件共同作用,推动了澳门文化的发展。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3)结合材料,请你为保护澳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三条可行性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