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新疆哈萨克族牧民越来越多地选择定居的生活方式,转场放牧的家庭逐渐减少,草原民族“四季游牧”这一经过上千年人文历史积淀的生活方式正从我们眼前渐渐消逝。针对草原民族一些传统特色文化渐渐消逝这一现象,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近年来,草原各传统部落纷纷从自身传统游牧文化中挖掘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如庆祝古尔邦节、访问牧民家庭等丰富的民俗节目和游乐项目纷纷推出并层出不穷。这不仅吸引了投资者,而且更多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从而带动了草原民族地区旅游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使草原部落的特色文化在经济发展中重焕了生机。


结合材料,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知识说明草原各部落是如何做到让特色文化重焕生机的。
18-19高二下·湖北·期末
知识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的含义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追求国家统一的执着信念、创新克难的创造精神、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

2020年11月,北京市举办以“行走运河,赋能小康”为主题的大运河文化节。大运河文化节整合了沿线七个区的等级高、时代跨度大、分布密集、类型丰富的文化文物资源,利用多种渠道集中展示大运河的历史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遗产之美,充分发挥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的独特作用,推动北京向全国文化中心、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不断迈进。

文化节通过公众参与、非遗活动、专题展览、云端展示、学术讲座等39项主题活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吸引全社会参与到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中,线上线下总参与人数达3500余万人。

当前,北京已启动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越来越多的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遗址在“保护第一、传承优先”中“亮”出来、“活”起来。重焕生机的千年运河,正打造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造福沿线民众。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北京大运河文化节举办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谈谈北京大运河文化节是如何让千年运河重焕生机的。
(3)请为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提三条合理化建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