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7 组卷20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常态下经济的最大特点是速度“下台阶”、效益“上台阶”,增长动力实现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再平衡。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符合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变化过程。在经济新常态下,某省通过改变政府绩效考核这个指挥棒,使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趋科学化、合理化、可持续化。调整干部考核体系,将以往最受重视的GDP增长指标在考核中的位置下降到第12位,不但出台了对七大行业过剩产能处置的计划,还实施了22个制造业行业的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科学的考核政策,让经济发展更趋科学化。预计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分别比上年增加1.5个和1.2个百分点,金融服务业、旅游产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都实现了新突破。


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某省把握经济新常态改变政府绩效考核的做法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17-18高二上·江西南昌·期中
知识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一:2014年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统计数据如下: GDP达到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58332亿元(增幅4.1%),第二产业271392亿元(增幅7.3%),第三产业306739亿元(增幅8.1%);三大需求(投资、消费、外需)结构中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51.2%(增幅3%)。高技术产业比上年增长12.3%。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增加1805万人;城市居民收入增长6.8%,农村居民增长9.2%。单位GDP的能耗下降4.8%。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是如何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成绩的。
材料二:新常态下经济的最大特点是速度“下台阶”、效益“上台阶”,增长动力实现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再平衡。从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新常态,符合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变化过程。上述成绩的取得,正是党和国家把握新常态,贯彻科学发展观,“不唯GDP”,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和民生改善等作为经济发展方向并付诸实施的结果。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党和国家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取得成效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材料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肯定形势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同时,也提到了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较大的问题。特别指出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最大优势,引进技术和管理就能迅速变成生产力;现在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
(3)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谈谈加强科技创新及其推广应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这一重要表述发表以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一:2010-2014年我国GDP增长情况

年份

GDP总量(亿元)

GDP比上年增长幅度(%)

2010

397983

10.3

2011

471564

9.2

2012

519322

7.8

2013

568845

7.7

2014

636463

7.4


                           表二:2010-2014年我国三大产业发展状况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增加值(亿元)

占GDP中的比重

增加值(亿元)

占GDP中的比重

增加值(亿元)

占GDP中的比重

2010

40497

10.2%

186481

46.8%

171005

43.0%

2011

47712

10.1%

220592

46.8%

203260

43.1%

2012

52377

10.1%

235319

45.3%

231626

44.6%

2013

56957

10.0%

249684

43.9%

262204

46.1%

2014

58332

9.2%

271392

42.6%

306739

48.2%


材料二:《人民日报》评论指出: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投入和能耗污染较少的服务业脱颖而出,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收入分配结构也将不断优化。
材料三: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最大看点,是政府职能转变所释放的“制度红利”。通过政府的“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实现中国经济的再平衡。不缺位,是指政府着力投资民生工程,缓解大众的“后顾之忧”;不越位,是指政府告别把市场准入大权牢牢捏在自己手中的做法,政府该做的是优化监管体系,及时将劣质企业驱除出市场;不错位,是指政府不与民争利,及时做好市场参与者的各项合理的服务,从而真正实现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目标。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分析说明我国企业应如何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2)根据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经济新常态下“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的依据。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