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论述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夏一篇名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火了。报道称,贫困地区的248所中学通过直播跟随某知名中学同步上课。16年来,有7.2万名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完成高中课程,其中88人考上清华北大,大多数成功考取本科。文章一经发表,立刻引起全国范围内网友的大争论:网友甲:我当年上了直播班,屏幕的那头给我开启了一个新奇的世界,激发了我了解外面世界的愿望,经过三年的努力,我最终考上了心仪的大学。网友乙:我当年也上了直播班,由于跟不上那边师生的节奏,又没有老师具体指导,缺少互动交流,课堂上睡倒一片。这次学习经历使我从学霸掉成学渣。有人认为教育是一个双向的事情,目前的模式只解决了稀缺教育资源的输出,直播本质上还是传统优质师资的线上复制和传播,无法解决分层教学、个性化学习,无法兼顾普惠。


(1)运用所学《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科技在发展教育现代化中的作用。
(2)结合甲乙两位网友的观点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请就如何坚持实践标准提两条建议和意见。
2019·陕西榆林·三模
知识点:实践的特征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矛盾的含义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它的诞生,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为长期在黑暗中摸索的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指明了方向,是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与信仰;它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为人民探求自身自由解放的道路和最终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指明了奋斗方向;它是实践的理论,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史,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建立了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巨大成就;它是开放发展的理论,至今仍在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

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光辉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改变中国命运的艰辛历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无可争辩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伟力。学史明理,就要增强理论自信,推进理论创新,明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基本道理。

材料二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党的事业血脉永续、薪火相传,关键在青少年身上。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山西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的“2021年开学第一课”在全省85所高校、7807所中小学及540万大中小学生中实现全覆盖,通过思政课、班会、升旗仪式、英雄故事会以及其他各种丰富的党团队组织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厚植爱党爱国情,让红色基因植根广大青少年心灵。


(1)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观的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什么具有实践伟力。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赓续红色基因需要在青少年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理由。
(3)班级举行《党史我来讲》主题班会,请从百年党史中任选两位先进党员并简要说明其英雄事迹或功绩。(要求:①必须写出党员姓名。②事迹或功绩字数控制在30字以内。)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