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图表题 困难0.15 引用1 组卷522

大国创新,北京先行,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打造北京发展新高地。

材料一2018年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


如图11996—2017年北京市R&D经费支出


(R&D: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

如图2 2000—2017年北京市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数


■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授权数(件)R&D经费(亿元)


(1)概括上图信息,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材料二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瞄准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北京加快构建“高精尖”的创新引擎,吹响发展高精尖产业的“集结号”,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产业集聚、生物医药材料通关便利化、高端人才发展、宜居宜业建设等方面,争取实施一系列创新政策,以科技创新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等高精尖产业发展,增强首都发展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如何理解科技创新是北京实现发展的第一动力。

材料三为擦亮“科技创新中心”这张“金名片”,北京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全面发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聚焦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突破怀柔科学城,建设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搞活未来科学城,打造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高地;优化提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强“城—区”对接,打造高精尖产业增长极……北京对三大科学城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给出了差异化发展的定位,坚持“多规合一”“融通创新”“联动发展”,推进能源、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协同创新,谱写新时代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首都篇章。


(3)结合材料,说明北京打造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坚持了怎样的哲学思维。

材料四为进一步抓好“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北京市委市政府做足了文章。


多次召开北京市委常委会,深入研究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强调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核心竞争力。广泛调研,研究出台了《北京市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规划(2018-2035年)》和《北京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18-2035年)》,制定了北京市5G、智能网联汽车、医药健康等高精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方案。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实施办法》,提出“高精尖十条”系列产业政策:每年安排50亿元财政专项资金设立高精尖产业基金,支持重大项目落地;对新引进高精尖项目给予企业综合税收、贷款贴息、房租、个税奖励等支持;将在智慧城市、大气治理、水治理、交通出行、节能减碳、绿色建筑等方面加大支持投入,建设绿色低碳宜居新城。放宽引进人才在年龄、落户等方面的条件限制,吸引高新技术人才。拓展国际创新合作渠道,引进国际顶尖专业服务机构和孵化器,支持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研发中心,加快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
(4)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北京市是如何助力高精尖产业发展的。
2019·北京丰台·一模
知识点: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的含义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贯彻新发展理念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二、非凡这十年

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辉历程,我国正在加快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

【小题1】这十年,党中央高瞻远瞩,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主要体现了党的(     
A.政治领导B.思想领导C.组织领导
【小题2】这十年,我们既没有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没有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意味着我们在走(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C.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道路
【小题3】这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广度和深度上大大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性认识。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从客观实际出发如实反映认识对象,从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对事物发展趋势前景作出科学判断,从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21世纪
C.坚持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小题4】这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下措施中有利于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是(     
A.调低个税起征点,促进个人收入分配公平
B.畅通要素流动渠道,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C.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做全球发展的主导者
【小题5】(多选)这十年,我国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渠道,确保立法项目的确定,法律草案的起草、审议、通过等各个环节都能够听到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得以深入推进。这告诉我们,推进科学立法要(     
A.顺应时代要求,推动国家发展
B.健全沟通机制,广泛凝聚共识
C.坚持集思广益,提高立法质量
D.完善立法体制,明确权利义务
【小题6】2022年全国新增城镇就业目标是1100万人以上,但当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就业工作仍面临不小挑战。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主要体现了我国___________的国家职能。(     
A.维护国家稳定B.促进社会发展C.保卫国家安全
【小题7】我国政府始终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摆在突出位置,布局建设了上海光源等40多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力打造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说明我国(     
A.政府积极实施科学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打牢高新技术产业基础
B.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大力加强和优化社会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弥补市场缺陷
【小题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以上论述的核心观点是(     
A.制度化解决系列重大问题
B.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
C.法治是治国理政基本方式
【小题9】(多选)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后,《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相继出台,构建起法治中国建设的“四梁八柱”。“一规划两纲要”的密集出台(     
A.充分表明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B.确立了“十四五”时期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
C.勾勒出法治中国建设行稳致远有了明确具体路径
D.标志着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体格局全面完成
【小题10】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相关信息如下:
会议主要贡献(摘要)
2012十八大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17十九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2022二十大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12年以来的十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居第12位,国际专利申请数量由1.8万件增加至6.95万件;我国研发经费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高新技术企业从不到5万家达到了33万家;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深海深地探测、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


(1)(多选)上述日积月累的实绩,映照着我国科技实力(     )
A.从量的积累逐步迈向质的飞跃
B.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C.足以支撑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
D.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2)小李同学认为: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离不开对创新驱动发展进行战略规划。请运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相关内容,评析其观点。
(链接: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人们能够以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为指导,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对社会的进步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