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4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省确定每年6月份为全省渔业系统“放鱼养水,保护生态环境”主题活动月,放鱼养水,是一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从2013年开始,德州市连续4年举行“放鱼养水”活动,全市各县市区有多处水域都会定期投放鱼苗,用于净化水质。放鱼养水就是通过放养滤食性、草食性、杂食性优质鱼类,用“纯天然”方式改善水质、修复生态。鲢鱼、鳙鱼、草鱼等各种滤食性、草食性、杂食性优质鱼类是各类水体的“清道夫”,这些鱼类在水中可吸收水体中的藻类和氮、磷等有机物,减轻水域环境的富营养化。“放鱼养水”打破了传统的“以水养鱼”的思维定势,不仅使得水域环境大大改善,也有利于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而且达到捕捞规格的鱼类有增加收入,从而达到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分析德州市放鱼养水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哲学道理。
17-18高二上·河南驻马店·期中
知识点: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新疆地处亚欧大陆内陆,被称作“离海最远的地方”。作为伊犁地区的三大冷区之一的尼勒克县却因为优质的天山冰泉和独特的气候,成为了三文鱼等冷水鱼养殖的优势地区。2023年9月初,新疆尼勒克县三文鱼喜获丰收的喜讯霸屏网络。

可是,新疆地处偏远,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物流运输条件极为有限,且三文鱼养殖这类渔业资源的开发面临着前期投资大、投资风险高等不利因素,如果单靠企业的力量,很难实现成功。尼勒克县三文鱼产业的发展背后,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助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助推渔业发展。2021年12月29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总体要求,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近年来,中央财政支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渔业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仅2023年项目资金就达8158万元;2023年6月16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2022年1月7日,农业农村部发布最新修订版《渔业行政处罚规定》,自治区政府通过实施禁渔期专项治理、人工增殖放流等措施,有效增加湖泊鱼类种群数量,使渔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自治区政府计划在2023年内完成水利工程建设投资285亿元,加大区域水资源调配和重点水网骨干工程建设力度,补齐水利发展的短板,助力渔业和经济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我国政府是如何履行职能支持新疆渔业发展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5月8日,新华网载文《解三争难题促洞庭湖区人水和谐》。文章指出,前些年,造纸等产业催生的欧美黑杨单一树种大面积种植,侵夺水鸟等野生动物栖息地。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预计到2024年底全面清退欧美黑杨。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有的12.2万亩欧美黑杨已经全部退出,按照“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促进为辅”原则,目前正推进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洞庭湖区珍珠养殖曾“密如蛛网”,严重污染人居环境。按照生态环境治理有关要求,当地近年发起珍珠退养“清零”行动,湖泊水产养殖采取“人放天养、以鱼养水”、禁止投饵施肥模式,不仅出产的鲜鱼品质提高,自然生长的鱼儿还能消耗浮游生物净化水质,促进水生态环境改善。养殖鱼鳖等水产也曾影响当地粮食生产。汉寿县等地通过推广“鳖稻共生”,解决“争地”困境。在一季稻田中养殖甲鱼,水稻能为甲鱼遮阴避暑;稻田丰富的生物饵料,是甲鱼的天然“美食”;甲鱼可以疏松稻田土壤,甲鱼排泄物也是优良的水稻有机肥料;发展“鳖稻共生”,可以减少化肥、农药和饲料的使用。“一水多用、一地多收”,既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又提高农产品质量,还有利于稳粮增效。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分析洞庭湖区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全长6300多公里,为世界第三大河流,全流域涉及19个省份,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横跨东、中、西部,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水源地、生态宝库和黄金水道,地位十分重要。然而长期以来,受水域污染、过度捕捞、航道整治、挖沙采石等高强度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导致珍稀特有物种全面衰退,经济鱼类资源接近枯竭。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长江保护法》,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长江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流域专门法律,对于加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促进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保障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长江保护法》重在解决相关法律没有涉及或者规定较为原则,但影响长江流域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重点领域、关键问题。

实施《长江保护法》是以法律手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把保护和修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放在压倒性位置,严格规范流域内的各类生产生活和开发建设活动,促进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长江流域科学、绿色、高质量发展。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长江保护法》以法治的力量为我们的母亲河保驾护航,切实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一定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制定《长江保护法》的科学性。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长江保护法》制定的文化意义。
(3)请你为《长江保护法》的施行写两条公益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16字以内。)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