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我们要传承祖先留下的生态文化,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以及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国担当。


(1)结合材料,从探究世界的本质角度,说明我国应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运用联系的知识,说明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依据。
18-19高二上·河南新乡·期中
知识点:世界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联系的普遍性生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萌芽起步到蓬勃发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告诫我们顺应时序,尊重自然规律。我们要传承祖先留下的生态文化,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这一重要思想体系,表明了我国保护环境的坚定决心,也体现了我国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国担当。

材料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新时代我们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说明如何留住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守住民族之魂。
(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某班级拟举行“文化强国,吾辈担当”的主题班会,请列举两个发言要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