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19

在美国的经济史上,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叫做“口红效应”,它指的是每当经济不景气,人们会转向购买那些可慰藉心理的廉价非必需品。

当前,我国经济中也正在发生一系列隐秘的变化。2017年,某低价竞卖平台一年捞进了2600亿元的销售额,而且有高达3.4亿用户蜂拥而上。2018年4月份,淘宝的口红市场规模约29亿元,相较于2017年初的约15亿元,一年时间翻了快一倍。酿造二锅头的某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0%以上,以榨菜作为第一主营业务的某上市公司同期营业利润也大增77.52%.对此,有人惊呼:中国居民消费降级了!但也有人认为,这更显居民消费的理性。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依据“口红效应”和上述变化得出中国出现“消费降级”的结论,其理由是否充分?请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分析。
(2)你认为怎样才能进一步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 
(3)很多事情,很多指标,既可以从正面也可以从反面去理解。请用联系的观点谈谈这对我们的启示。
19-20高三上·江苏徐州·期中
知识点: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国家财政的作用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掌握系统优化的原理及其方法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商品交易的重要途径。2014天猫双十一网购节的成交总额最终定格在571.12亿元,其中移动交易额达到243亿元,物流订单2.78亿,新的网上零售交易纪录诞生。由于担心用鼠标购物“不安全”,也有很多人对网络购物持反对意见。究竟如何看待“网络购物”?某校高二(1)班同学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探究。现请你参与其中:
【交流观点】
观点一
赞成网购。理由如下:
1.方便。不出家门就可以完成购物。
2.信息量大,可比性强,无需为了解价格而跑很多商家,节省大量宝贵的时间。
3.网络运行成本低,相对于商场超市,价格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和竞争力。

观点二
反对网购,理由如下:
1.产品抽象,只能在网上看到图片,无法完全感知产品的质量。
2.购物网店无实体,无固定营业场所,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
3.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欺诈现象。

(1)你是否赞成网络购物?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深入论证】
在探究活动中,赞成网购的同学们重点分析了网购的积极影响,得出以下结论:网购拓宽了消费渠道,促进了产品生产的多样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带动了与之相关的加工、邮寄、运输等行业的空前发展。与此同时,网络消费展示了消费个性,增强了消费者的满足感,提高了消费者生产和生活的积极性。
(2)同学们得出的上述结论体现了消费反作用的哪些方面?
【政策建议】
针对网络购物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同学们一致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商家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政府更是责无旁贷。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为解决网购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如何正确履行其经济职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如何促进消费,通过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是当前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商品服务供给日益丰富,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国家鼓励消费、服务消费的政策日见成效,消费升级步伐加快。中国约有1.4亿个中等收入家庭,有购车、购房、闲暇旅游的能力,吃穿用等基本消费需要要得到切实满足,汽车、住房等传统消费还在持续提升,同时旅游、体育、文化等新兴消费快速发展。消费已连续5年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而“网红经济是以一位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网红的品味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位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的一个过程。”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又一新生经济现象。

2019年“口红一哥”收入接近2亿人民币,而另一位知名网红收入也有1.6亿人民币。有这么一则有趣的数据对比,那就是这两位顶级网红分别一年的收入,竟然要比2019年2123家公司上市公司净利润还要高。也就是说全国60%的上市公司盈利水平都不及一个网红。

随着我国网红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存在的短板也逐渐显现:网红经济易受大资本操纵;网红素质层次不齐,大批量的同质化网红现象造成的竞争相对严重;网络社交平台监管不善,网红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是一些居心叵测的人作出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事情,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关于网红经济产业的征税政策不健全、不完善,网红经济带来的快速巨额收入得不到合理的课税,容易引起社会急功近利的心态,也不利于社会的平衡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消费为什么能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第一动力,并从国家角度谈谈如何促进网红经济的健康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市场逐渐饱和和三四线城市市场的兴起,“小镇青年”这一群体也逐渐崛起。近期发布的《2019小镇青年报告》更显示了小镇青年的经济消费能力。某电商平台大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针对下沉市场的零售云店里,数码相机销量增长1500%;激光电视、洗碗机销量同比增长7成以上;破壁料理机、多门冰箱销量同比增长439.4%和363.1%。从热衷“9块9”到追求优质性价比,从“不讲究”到“不将就”,“小镇青年”的购物车悄悄发生了改变。他们在消费过程中,普遍更加注重品质与服务,追求个性化、新鲜刺激多样化、高品质、体验式消费,同时,社交平台正快速促成冲动式消费,不断创造出增量需求。调查显示,社交媒体交互,包括与关键意见领袖互动、发布用户生成内容、查看熟人推荐的产品等,促成了40%受访者的冲动购物。2019年“双11”,京东新增用户中超7成来自三四线及以下城市。

材料二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消费市场潜力迎来集中释放。为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2020年3月13日,国家发改委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

2020年6月6日,重庆开启“六六数字消费节”,消费券规模总计1.19亿元,共发700万张消费券。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00家商家参与,涵盖餐饮、零售、文旅等各方面,这也是目前重庆发券规模最大、商家参与最多的消费券发放促销行动。据初步统计,在疫情发生以来,有28个省市、170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累计发放消费券达到190多亿元,这些促消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实现了聚焦人气、增强信心、提振消费的目标。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小镇青年”消费的特点。
(2)有人认为,发放消费券是稳定和扩大居民消费的最有效方式。结合材料二,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