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6 组卷258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的内涵无疑是丰富的,不过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其核心在于扩大居民消费从而提升居民福利水平。为此,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这不仅要求从体制与机制的高度解决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更是首次强调了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由此可见,当前中国对消费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

材料二201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强调从供需两端发力推动消费升级,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大程度地促进供需匹配。


(1)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收入与消费的有关知识说明现阶段应如何提高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
18-19高一上·湖南衡阳·阶段练习
知识点:家庭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如何提高家庭消费水平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的内涵无疑是丰富的,若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其核心在于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质量。为此,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由此可见,当前中国对消费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

材料二:2018年1-11月份城镇新增就业129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3万人。同比增长1.02%。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2018年以来,就业工作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中美经贸摩擦会对中国经济带来直接和间接影响,从而波及就业领域。与此同时,国内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对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和就业会带来一些影响。再加上就业领域固有的总量压力和长期以来的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还没有解决。劳动者对高质量就业、自主创业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些都对就业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都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完善措施保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消费对生产反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促进我国劳动人口就业问题的更好解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报道,今年受前期多雨、高温等气候影响,今年大闸蟹将会是一个“小年”,大闸蟹在全国范围内产量出现了下降。尤其是高品质、大规格的大蟹,其养殖时间长、成本高、数量少,出现了“一蟹难求”的局面。高昂的价格,让消费者望而却步,“不吃螃蟹改吃鱼虾了”;而螃蟹养殖户老李由于科学养殖、合理安排螃蟹上市时间,赚得盆满钵满,他说:“明年我还要扩大规模”;一家螃蟹深加工企业老板说:“我们得多考虑成本,今年日子难过呀”!


(1)请结合材料,运用“多变的价格”相关知识,分析今年大闸蟹价格变化的原因,并据此分析大闸蟹价格的变化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

材料二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的内涵无疑是丰富的,不过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其核心在于扩大居民消费从而提升居民福利水平。为此,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这不仅要求从体制与机制的高度解决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更是首次强调了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由此可见,当前中国对消费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


(2)结合材料,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合理性。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