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75
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此次论坛将“一带一路”建设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本次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让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成为共同努力的目标”得到各国领导人的积极回应,为未来“一带一路”建设明确了合作方向。中国同与会国家和国际组织进行了全面的政策对接,签署了几十份合作文件,确立了未来一段时间合作的重点领域和路径。各国通过本次论坛确定了一批重点实施项目,使得“一带一路”合作的领域越来越宽广,程度越来越深入。同时,中国宣布丝路基金将新增资金1 000亿元人民币,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海外基金业务,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坚实的投融资支持。

材料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核能、航空、电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国制造业体系成熟、综合配套能力强,在诸多领域拥有优势产能。阿拉伯国家拥有资源、

资金等优势,对基础设施和推进工业化的需求很大。

近年来,阿拉伯国家越来越多地把目光投向东方、投向中国。而扩大向西开放,拉紧同阿拉伯世界的经济纽带,也是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现实需要。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已建立政治战略对话机制,顶层设计日臻成熟,务实合作显露活力,人文交流丰富多彩。


(1)古丝绸之路沿线地区曾经是“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地方”(比喻富饶之地、幸福乐土),如今很多地方却成了冲突动荡和危机挑战的代名词。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对沿线地区重新“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意义。
(2)习近平主席曾指出,中国同阿拉伯国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双方应该打造中阿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18-19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知识点: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成果惠及世界。

2023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指出:今年是我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提出这一倡议的初心,是借鉴古丝绸之路,以互联互通为主线,同各国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10年来,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跨越不同文明、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差异,开辟了各国交往的新路径、搭建起国际合作的新框架,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习近平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为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作出不懈努力,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讲话赢得与会各国领导人的高度认同,他们愿继续深化合作,携手打造下一个“金色十年”。

(1)结合材料,阐释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讲话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2)结合材料,运用国际关系的知识,分析与会各国领导人为何愿继续深化合作、携手打造下一个“金色十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月18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全面总结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的成绩和经验。

材料一   “一带一路”倡议以互联互通为主线,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搭建以铁路、公路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中方将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各设立3500亿元人民币融资窗口,丝路基金新增资金800亿元人民币;实施民生援助项目,通过鲁班工坊等推进中外职业教育合作;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各方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扩大到100家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阐述中国采取的行动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

材料二   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历史性成就。“一带一路”建设已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GDP占全球份额提高3.6个百分点。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区域是中亚、西亚、中东、中东欧、东南亚、南亚、非洲等,我国西部地区成为开放前沿阵地。同时,共建“一带一路”为中国与东南亚、中亚、中东欧等区域的产业合作创造了新机遇,中国以国内齐全的产业链反哺“一带一路”区域。

(2)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其内在逻辑。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12月7日至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邀请,赴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

材料一   2004—2021年中国同阿拉伯国家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



注:1.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2.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2015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大爆发。

材料二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历史非常悠久,中阿自古以来就一直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进行贸易往来。阿拉伯国家能源丰富,而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方面具有优势,能够为阿拉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助力。自2020年,中国已连续两年成为阿拉伯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阿拉伯国家是中国最大的海外原油供应地。与此同时,中国不断扩大自阿拉伯国家农产品的进口,促进中阿贸易商品多元化。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始终以诚相待,守望相助,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巩固。近年来,阿拉伯国家积极将本国的发展战略与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相结合,推动共同发展。截至2022年7月,已有20个阿拉伯国家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材料三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友谊源远流长。一直以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始终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开展交流合作,逐步建立起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当地时间2022年12月9日下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是中阿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将把中阿战略合作推到一个全新高度。同时,在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上,中国与海合会达成协议,在油气结算上将充分利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开展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两场峰会的举行充分说明了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双方的共同意愿、共同目标、共同行动。


(1)概括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二,请你预测中阿经贸合作的发展前景,并阐述理由。
(3)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此背景之下,我国加强与阿拉伯国家的战略合作,努力打造新时代中阿命运共同体。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中阿加强战略合作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意义。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